喜愛夜蒲1:盈淚歌后不回家

喜愛夜蒲1:盈淚歌后不回家

《今天不回家》

















 曲、詞:古月 唱:姚蘇蓉 記者:陳慧敏 攝影:蔡家輝 模特兒:Aliz@Pure Models 化妝:Meegan@Bridal Corner 
服裝提供:jacket@Heaven Please、藍色平底鞋@lob snap

Timeless的歌詞

《今天不回家》是1969年同名台灣電影主題曲,今天九十後雖然未必知道這套電影,但總哼得出一兩句:「今天不回家……」可想而知這首歌有幾經典。
今時今日不回家,可以有千萬個理由,雖然在父母眼中都不是理由,「六七十年代,一來就高叫『今天不回家』確實先聲奪人,我小時住唐樓板間房,鄰居都不關門,很容易聽到鄰屋經常播這歌,電台也算是日播夜播。」多重身份媒體人何秀萍說:「初時聽到這把尖銳聲音,我覺得好難接受,但播着播着,聽着聽着,好多人都覺得幾動聽,這首歌就紅起來了。每個年代的年輕人都有不回家的理由,像我的青春年代,就投入了進念二十面體,這樣看,這首歌算是Timeless的。」
1969年電影《今天不回家》由白景瑞執導,以輕鬆手法講述三個不回家的小故事,電影還採用了好多突破當代的電影拍攝手法。1996年,張艾嘉以李安導演之弟李崗的劇本《上岸》,再拍成《今天不回家》,反映社會及家庭問題,由杜德偉舊曲重唱,效果也不俗。講到尾,兩套電影同一首主題曲的結尾都是叫「迷失的人,不要忘了,家的甜蜜」,因何不回家?大抵人們總想在家以外尋找另一個自己的形象,不論1969年還是1996年,人們心態都一樣。
1966年,姚蘇蓉參加正聲電台主辦的歌唱比賽奪冠,簽約海山唱片公司,1967年以一曲《負心的人》一炮而紅。她唱歌時面容繃緊,尤其唱《秋水伊人》,簡直唱到面容扭曲,還哭出淚來,故得「盈淚歌后」之名。1969年《今天不回家》電影紅遍東南亞,也令主唱者姚蘇蓉成為一代歌后,大碟在港也賣破30萬,大街小巷熱烈地播,街頭巷尾人人爭學這獨特的姚氏唱腔,TVB也專程請她表演。想當年,有人嫌她的表情過份肉緊,尖銳歌聲極吵耳,也有人喜歡這種腔調,貪其似日本演歌般的磁性迷惑,夠悲壯痛快。
Muzikland從小受家人影響喜歡音樂,八十年代開始搜尋小時候聽過的黑膠碟和錄音帶,2005年開始在台灣樂多日誌寫網誌至今,分享三十年代至今音樂,姚蘇蓉的歌他當然聽過。「那年代的香港歌星,全都斯斯文文唱歌,唯獨姚蘇蓉的聲音好肉緊,感覺好像很粗魯。我看過當年的雜誌,樂評人多數都批評她,不接受她的唱法,說會唱壞聲帶。」現為網上電台Onairpower《我的音樂天地》主持人的他說:「但這風格又確實令人耳目一新,加上電結他樂隊伴奏,似乎也象徵着另一個摩登時代的揭幕。」

何秀萍

被禁唱近十年

當年很多作曲作詞家都為她度身訂做曲詞,如《又像細雨又像風》、《像霧又像花》、《我與咖啡》、《不要拋棄我》等,唱的多是灰色的男女情愛,故有衞道之士指其「誤導社會清純風」,大大犯禁,結果令她二百多首歌有八十多首被禁,包括《今天不回家》,禁唱將近十年。
Muzikland:「當年台灣國民黨政府預備有朝一日要反攻大陸嘛,思想政策上要禁止市民萌生悲觀情緒,怕歌詞會宣傳不良意識。雖說被禁,意思只禁止在公共場合獻唱和不准許在電台播放,但不禁民間買碟。」所以大碟仍賣個滿堂紅,但碟名得由《今天不回家》改為《今天要回家》,歌詞就維持不變,「其實這首歌最後說『要回家』,仍教人要想想『甜蜜的家』,台灣新聞局要禁唱,確是有點為禁而禁。」惹笑的是,1969年她應邀到高雄金都樂府,在歌迷盛情難卻下連續幾天在歌廳獻唱《負心的人》,結果被舉報,警察帶走她並沒收其歌星證,原來當年台灣歌星在台灣登台獻唱,得登記申請歌星證!可出碟卻不能登台,於是她到香港和馬來西亞等地演唱,當時叫做南遊巡迴演唱。
此歌應否被禁,不談,若談藝術價值,香港浸會大學創意文化系朱耀偉教授說:「以詞論詞此歌不算突出,今日林夕與黃偉文的流行歌歌詞,藝術價值要高得多,此作最獨特的還是她的肉緊唱腔。」

朱耀偉教授

以姚蘇蓉做封面的珍藏紀念版,碟名改成《今天要回家》。

1969年《今天不回家》電影原聲大碟,用女主角甄珍做封面。

E3 午夜踩Fixed Gear

踩單車在港已成潮流,牛下有人見人讚的單車天后李慧詩,屯門公路晚晚有人鬥車,但一講入黑踩Fixed Gear,即沒煞車掣的梗牙單車,親朋好友反應是:「這麼危險?」「經常有單車意外,多得他們啦。」但好此道者卻高呼:「夜晚踩車更安全!」實情到底是怎樣?

E4 吊高拍婚紗照

人人拍攝婚紗相都選光天化日,白紗裙高跟鞋配踢死兔,身光頸靚助手若干有若太后駕到,偏偏這班人腳踏攀石鞋,連同攝影師、燈光、助手統統摸黑吊高攀岩,拍攝婚紗相加露營向極限挑戰,問你服未?

E5 午夜自拍與自嚇

今日的網上創作人,搞二次創作,唱歌填詞拍短片,分分鐘比電視明星更紅。不過家居環境淺窄,日頭人人要上班,想滿足自己與嘲諷時弊,就得等到下班午夜時,齊聚廠廈Studio或公園仔齊齊腦震盪。腦,確實震盪了,還嚇倒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