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經濟未見好轉,人民銀行昨公佈9月份新增貸款低預期,報6232億元(人民幣.下同),有分析師指,只是反映銀行審慎借貸,不想增加不良貸款。不過,銀行為保障盈利而慎貸的行為再受人行威嚇,彭博引述消息指人行要求大型銀行減低借貸利率,「讓利」予企業,但人行的要求已被銀行拒絕。
外電提到銀行已反對人行要求,也許此消息敏感,故沒有提到那些銀行「抗命」,業界指,「不用猜也知道是四大銀行(即工農中建等)」。
恐銀行資產質量惡化
消息人士指,銀行已一直傾向對央企、大型企業或具實力企業借貸,隨着銀行要配合大型基建發展,貸款資金亦需預留部份予基建項目,若人行要求銀行再減貸款息率,「即傷害銀行利潤,銀行一定不答應」。消息人士又指,人行內部不是一面倒要求銀行「讓利」,主要從人行副行長劉士餘昨日在北京的講話可揣測出來,「擔心在經濟放緩下,銀行的資產質量惡化。」人行之所以用不常規方式向銀行查詢,正反映人行不急於減息的意願,但又希望銀行彈性地減貸款息,助企業渡過難關,但若處理不好,或會導致銀行壞賬增加而存在風險。
證券界倡降準備金
業內人士認為,從人行近期只做逆回購(向市場注資)而不減存款準備金率看,十八大前貨幣政策料以穩為主,減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不大。人行不急減息,銀行亦不鬆手借貸。9月份新增貸款較市場為小外,且創下今年以來第二低,只高於7月份的5401億元,此外,全面反映全國借貸的9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65萬億元,雖較8月多出4041億元,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稱,儘管最新公佈的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的總量不少,但真正進入實體經濟或沒有那麼多。國海證券投資分析員范小陽稱,人行貨幣政策應該還以維穩為主,至少在十八大之前,應不會有太多或者更意外的刺激政策出台。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中國的資金仍偏緊,人行應盡快下調存款準備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