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135億元分析:作價合理<br>購ING馬國業務 友邦執筍貨

斥資135億元分析:作價合理
購ING馬國業務 友邦執筍貨

【本報訊】荷蘭國際集團(ING)撤出亞洲業務傳聞已久,友邦保險(1299)昨宣佈分得一杯羹,以17.3億美元(約134.94億港元)收購ING馬來西亞業務,並可即時帶來盈利增長。分析認為,收購作價合理,加上盈利增長,友邦派息有望增加。
記者:董曉沂

剛於上周宣佈以1.09億美元(約8.502億港元)進軍斯里蘭卡的友邦,昨再斥135億元收購馬來西亞業務,友邦表示,收購會以內部現金及發債支付。友邦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杜嘉祺表示,交易仍待監管機構批准,預期明年首季可完成,稍後才決定以何種方式支付,他強調,集團內部資源充足,無論以全現金或全債支付收購都沒有壓力,不會拖低派息金額之餘,更助友邦成為馬來西亞保險一哥。

李澤楷勢奪港日泰業務

就短期內共斥資143.44億元兩度進行收購,杜嘉祺表示,集團99%時間精力放於核心業務,惟同樣對市場上適合的併購目標有興趣。杜嘉祺又指,是次洽購ING馬來西亞業務,罕有地歷時超過八個月,要作盡職審查之餘亦要研究如何配合友邦業務發展,故使用時間長得不尋常。惟他強調,友邦已沒有再就ING其他業務作洽購,與早前市傳電盈(008)主席李澤楷奪得ING香港業務口徑脗合。《華爾街日報》昨引述消息報道,ING擬將香港、日本及泰國業務綑綁出售,潛在買家只餘下李澤楷與宏利(945)。該消息又指,李澤楷作價較宏利高,相信較有機會奪得該批約值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的業務。友邦是次收購馬來西亞業務,以量度保險公司估值的市價對內含價值比率(P/EV)約為1.8倍,略高於友邦現估值1.6倍,惟杜嘉祺強調,併購的P/EV為2011年數字,故不可直接比較。對此,建銀國際高級分析師余君峻表示,新併購的馬來西亞業務明年P/EV約為1.6倍,與友邦現估值看齊,以收購高增長業務計算實在合理。

派息金額有望增加

雖然暫未決定以何種形式支付收購,惟余君峻表示,倘友邦以全現金支付,相信收購可對集團有4.5%的盈利增長,即使以成本較高的全發債收購,亦可為集團提供3%盈利增長,如友邦維持派息比率,在自身核心盈利增長加上收購的盈利貢獻,派息金額勢有增長。隨着友邦收購成功,友邦股價昨一度升見29.8元,較周二的30.1元新高略低,最後收報29.6元,無升跌。值得留意的是,AIG仍持友邦13.6%股權,並會於12月10日解禁,市場預期短期內將續令友邦股價受壓。

友邦購ING馬來西亞業務概要

‧收購價17.3億美元‧待監管機構批准,料明年首季完成‧完成收購後,以總保費計將成當地一哥‧合併後客戶基礎增至260萬人,代理1.6萬人‧當地業務為集團新業務價值貢獻將由6%增至10%‧純利貢獻將由8%增至13%‧整合成本料為5500萬美元,分三年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