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植物膠好朋友

動植物膠好朋友

明明「硬膠面」人人怕,偏偏很多人為貪方便,以為「打一針」就會變靚,其實當中風險甚大。要靚或者想保持皮膚又滑又富彈性,吃多一點富膠原蛋白的食物就可以了,既靚得自然健康,又可滿足口腹之欲,何樂而不為呢?今日就介紹一堆膠質豐富的食物給大家,讓大家跟動植物中的膠質做吓好朋友啦!

記者:容慧心、阮芷慧

攝影:陳盛臣、潘志恆

素膠多選擇

膠原蛋白亦即是骨膠原,是為皮膚細胞提供承托的一種蛋白質,但隨着年齡增長,膠原蛋白便會慢慢消耗,皮膚失去了承托便會變得下垂和產生皺紋。
「(現代西醫說)人體中的自由基破壞骨膠原引致出現衰老,中醫則認為(衰老)與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環境污染、腎氣虧弱、氣血運行失調及飲食不當有關。」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說,雖然傳統學說中,並沒有「骨膠原」這東西,但衰老成因與腎氣虧損有關,人們每天消耗腎氣,便容易形成早衰,所以要抗衰老,除多吃膠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外,還可以吃補腎食品。
常常以為只有黏黏的豬皮、海參或花膠等動物性膠質食物才有補充膠原蛋白的作用,其實彭醫師建議的雪耳、玉竹、海藻甚至番茄都可以幫助膠原蛋白生長,再加上中廚譚棟師傅和日廚湯均武師傅教的補膠菜式,素食或不喜歡吃豬皮花膠等感覺黏口食物的朋友,想補充膠原蛋白其實也有很多選擇呢!
不過,食物要經過人體消化吸收再生長成不同蛋白,整個過程需時,而且生長成甚麼蛋白、長在臉上或手上,我們都不能控制。總而言之,要有耐性,不能妄想一步登天。多吃可幫助身體膠原蛋白生長的食物,保持健康生活習慣,讓好的細胞慢慢成長便可以了!

雪耳泮水芹香

「泮水芹香」原指以榆耳、黃耳、蓮藕、蓮子、芹菜、百合和彩椒等蔬菜炒成的菜式。古時學堂前的半圓水池稱為泮水,池邊長有水芹,所以讀書人對水芹特別喜愛,因此愛芹採芹都成為「有書卷氣」的象徵,而除水芹菜之外,蓮藕和蓮子是荷塘所生,所以廚師用上「泮水芹香」的名字,增添餸菜的幽雅。現在泮水芹香泛指用不同顏色蔬菜炒成的菜式,這次譚師傅用上含豐富天然膠質的雪耳和榆耳做主角,配上青綠爽口的芥蘭度和軟綿的白果,每啖都有擁抱大自然的感覺!

材料:
雪耳(浸發)20克、芥蘭度(切片)100克、榆耳(浸發)/珍珠菇各40克、鮮百合/銀杏各20克、雞湯300克、紅椒(切絲)少許、鹽/油/生粉水各少許

做法:
1.雪耳浸泡於凍水20分鐘,切小件。
2.紅椒、雪耳、榆耳、珍珠菇、鮮百合、銀杏出水30秒;芥蘭度出水2分鐘;全部撈起隔水。
3.雞湯下鑊煮滾,紅椒、雪耳、榆耳、珍珠菇、鮮百合、銀杏和芥蘭度回鑊燴2分鐘,隔去雞湯。
4.熱油鑊下材料爆香,加鹽調味,再加生粉水埋芡,完成。

貼士:
素食者可以菇菌熬的湯燴蔬菜,另加薑片起鑊,以去除榆耳的草青味。

1

2

沙參玉竹燜排骨

沙參和玉竹都味甘且有濃烈的藥材味道,當中沙參味道帶點苦,通常加豬肉煲成湯,有下火滋潤的功效,譚師傅用同樣的材料,不同的煮法做了這道燜排骨,排骨燜好,一打開蓋即時香氣四溢,不愛藥材味的朋友應該都會愛上這個惹味小菜。

材料:
玉竹(浸發)/沙參(浸發)各20克、排骨300克、乾葱11粒、冬菇(切條)1隻、青椒/紅椒(切片)各半隻、葱(切段)半條、蒜茸10克、雞湯400克

做法:
1.玉竹和沙參浸泡於凍水20分鐘後撈起,玉竹蒸10分鐘後切半。
2.熱油鑊,排骨爆香至表面變成白色撈起隔油;乾葱10粒原粒切去頭尾和青紅椒一同爆香,撈起隔油。
3.熱油鑊,乾葱1粒切碎,和葱、蒜茸一同下鑊用大火炒香,下冬菇條略炒,放入排骨、原粒乾葱粒和青紅椒略炒,轉慢火加入雞湯、玉竹和沙參至煮滾。
4.將所有材料放入瓦煲,蓋上蓋慢火燜3分鐘,完成。

2

3

大和煮鮭魚若布卷

若布,即昆布,亦即是海藻,我們多數用來煮湯煮綠豆沙,日本人和韓國人卻把海藻的吃法演繹得千變萬化,湯師傅教做的海藻三文魚(即鮭魚)卷,真正啖啖海藻,本以為厚厚的海藻會又硬又淡而冇味,但咬下去海藻軟滑清甜!原來只要湯底做得好,平平無奇的海藻亦可以成為佳餚。另外干瓢即是葫蘆去皮刨成條醃漬成的葫蘆肉,一般日本或台灣超級巿場有售。

材料:
三文魚(即鮭魚)80克、干瓢2條、海藻(大片)1塊、木魚水200毫升、味醂/日本醬油各100克、薑1片

做法:
1.海藻用熱水浸1小時至軟身。
2.三文魚切條成海藻能完全捲起的粗度。
3.海藻上放三文魚條後從內而外捲起,再以干瓢綁緊成三文魚卷。
4.木魚水、薑、醬油及味醂下鍋煮滾成汁料,放入三文魚卷煮10分鐘至入味,完成。

1

3

辛味噌番茄豚肉鍋

番茄表面看不到任何膠質的成份,但它的營養卻可以幫助身體製造骨膠原。這個豚肉鍋用了大番茄和車厘茄同煮,因為大茄茄味濃,車厘茄味甜,兩種茄的味道結合,就可令湯底更豐富了。

材料:
番茄(大)1個、車厘茄15粒、蒜茸30克、豆腐400克、椰菜/金菇/木菇各100克、芋絲5件、豚肉100克、木魚水400毫升、泡菜辣醬/味噌(麪豉醬)各2湯匙、大葱(切段)半條、葱碎適量

做法:
1.番茄切件,車厘茄壓爛。
2.熱油鑊爆香蒜茸,下番茄和車厘茄同炒2分鐘,加入木魚水、泡菜辣醬及味噌煮滾成番茄湯底。
3.小鍋放入豆腐及蔬菜,加入湯底煮5分鐘再放入豚肉,大火煮熟後再煮5分鐘,最後加上大葱和葱碎,完成。

1

3

日廚大貼士

這兩個日式菜都用到木魚水做湯底,湯師傅說做法很簡單,但秘訣是木魚跟水的比例是1:40。
材料:木魚25克、水1公升
做法:木魚放入魚袋整包放入煲滾的水中慢火煮1.5小時,完成。
煮木魚水的時間越久,湯的味道就越濃,想湯底味更香,可以加海藻一同浸泡,做三文魚卷前同時準備海藻和木魚水就又省時又美味了。

食豬要食皮

俗語有云「以形補形」,多吃膠質豐富的食物,的確可為身體補充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可以為皮膚帶來滋潤、加快傷口復原、增加皮膚彈性的功效。所以,女士們想皮膚更滑更白更彈手的話,真的要多吃一點。從動物食材當中,不乏含豐富膠質的,由豬皮到花膠都有,豐儉由人,正是平有平食,貴有貴補。

養顏鮮奶燉花膠

花膠是「鮑參翅肚」中的肚,即魚鰾,主要成份為高級膠原蛋白。古時,吃得起花膠的人都是非富則貴。現在,花膠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貴價食材,價錢變得平民化,但花膠的滋補作用和藥用價值依舊。這次用簡單的材料,跟花膠配合成一道極滋補和美味的甜品。

材料:
花膠(小)4條、白蓮子8粒、鮮奶380毫升、薑1片、冰糖15克、水250毫升
主食材價格:花膠(小)4條 $50

做法:
1.花膠先用熱水浸發,約浸2小時即可。
2.白蓮子預先用水浸泡30分鐘,備用。
3.把浸發好的花膠用水洗淨,放入燉盅內,同時加入薑、鮮奶、水和冰糖。
4.放入已滾起的熱水內,用中火燉約1小時即成。

貼士:
浸發花膠時,必須留意器皿中沒有雜質和油份,因油份會令花膠變壞。

1

3

4

話梅豬腳

豬腳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含量豐富,吃時千萬不要因怕肥而不吃皮,這可不是脂肪肥膏,而是很好的美容食材呢!豬腳配上酸酸的話梅,消除肥膩口感,特別開胃。話梅亦可以降肝火、滋養肝臟、健脾助消化,情緒不穩或容易暴躁的人很適合吃話梅,可常保心情愉悅。

材料:
豬腳1斤、老抽半茶匙、生抽1湯匙、鹽少許、冰糖15克、鎮江醋1湯匙、八角5粒、香葉3塊、酒1湯匙、薑片4塊、葱(切段)2棵、水2公升、話梅3粒
主食材價格:豬腳1斤 $25

做法:
1.把豬腳斬成小件,燒熱水,加入薑片2塊、葱段,把豬腳件汆水,備用。
2.燒熱鑊爆香薑片2塊,加入豬腳、水、生抽、鹽、冰糖、鎮江醋、香葉和八角同煮。
3.用中慢火煮30分鐘後加入話梅。
4.再用中慢火煮30分鐘,加入老抽及酒即成。

1

4

葱燒海參

海參本身沒有味道,要靠烹調過程中,吸收其他食材或調味料的味道,所以海參通常都會用來燜煮。今次會用一個快速燜燒的方法炮製海參,省時之餘,又不會令海參因過於燜煮而失去彈牙的口感。

材料:
海參1條、京葱1條、薑片2塊、水250毫升
調味料:鹽少許、糖半茶匙、蠔油1湯匙
主食材價格: 海參1條 $50

做法:
1.預先把海參用熱水煲煮15-20分鐘,然後浸發一至兩晚,取出洗淨幼沙、去腸,備用。
2.京葱洗淨斜切,備用。
3.燒熱水,加入薑片及葱,把海參汆水後撈起備用。
4.燒熱油鑊,爆香京葱,加入海參、調味料及水煮5分鐘,最後加入老抽即成。

1

4

香濃魚肚湯

魚肚湯不一定是以粟米羹的形式宴客的,花點心思,將醃好的冬菜豬肉釀入魚肚中,令湯羹更得體更美觀。加上用冬菇和蝦乾提味,令魚肚吸盡蝦鮮,吃起來味道更豐富。

材料:
魚肚2條、免治豬肉200克、冬菜粒半茶匙、生粉適量
調味:鹽/糖各少許
配料:雞湯500毫升、鮮冬菇2隻、蝦乾15克、薑2片、葱花少許

做法:
1.把魚肚用凍水浸發至腍,切成1cm厚段備用;末端較幼身部份則切絲,瀝乾水份,備用。
2.把免治豬肉拌勻冬菜粒,加入鹽及糖調味醃1小時。
3.在魚肚內塗抹少許生粉,並釀入醃好的免治豬肉。
4.燒熱鑊,炒香薑片,蝦乾及冬菇片;放入雞湯煮熱,然後放入魚肚件及魚肚絲,用中火煮5分鐘至熟。最後加入鹽及雞粉,放上葱花即成。

1

3

四季時蔬炒豬皮

色彩豐富的食物,未吃已經心花怒放。多種不同的蔬菜,用來配搭豬皮,提供大量的蔬菜纖維。不過豬皮比較易吸油,所以烹調過程中不要加太多的油去煮,不然把過量的油吃下,就得不償失呢!

材料:
豬皮1塊、四季豆150克、雲耳3片、甘笋60克、紅椒/黃椒各40克、洋葱半個
調味:鹽/糖少許、生粉1茶匙、水160毫升
主食材價格:豬皮1塊(手掌般大細)$7

做法:
1.紅椒、黃椒及洋葱切成角,四季豆切段。
2.雲耳預先用熱水浸泡15分鐘,切成小塊,甘笋切角,豬皮切成1cm×1cm方塊。
3.燒熱水,把豬皮、雲耳及甘笋汆水,撈起備用。
4.燒熱油鑊,爆香洋葱及紅黃椒角,再加入四季豆、豬皮、雲耳及甘笋炒勻,再加入水及其他調味略炒,最後用生粉水埋芡即成。

2

4

邊啲食材多膠質

《番茄》
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和維他命C,可以幫助身體對抗自由基。自由基會攻擊身體的細胞對其造成傷害。維他命C除了有減少色斑形成之外,更可幫助製造骨膠原,而番茄含有豐富纖維素,可幫助腸道蠕動,將身體的廢物排出體外。

《海藻》
海藻中的蛋氨酸、胱氨酸含量豐富,能防止皮膚乾燥,常食還可使乾性皮膚富有光澤,油性皮膚可改善油脂分泌。海藻同樣可抑制氫氧自由基和體外脂肪氧化,發揮抗衰老功效。

《玉竹》
性平,味甘多脂,養陰潤燥,柔潤可食,長於養陰,補而不膩,不寒不燥,故有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玉竹含黏液質和維他命A,宜與膠質食物同煮。

《雪耳》
又叫銀耳或白木耳,是種膠質真菌,性平,味甘淡。有天然特性膠質、黏液質和維他命D,具滋陰作用,長期服用可以潤膚,迅速益養肺陰,使人體回復滋養水準。銀耳藥性作用緩慢,需久食才有效。

《豬皮》
豬皮有滋陰補虛,養血益氣之效。
原因是豬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及彈性蛋白,有助增強細胞生理代謝,從而有效地改善機體生理功能和幫助肌膚鎖住水份,使細胞得到滋潤,保持濕潤狀態,預防皺紋的產生,延緩皮膚的衰老過程。
有人可能怕吃豬皮太多會肥,其實豬皮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質,是豬肉的2.5倍,而脂肪量只有豬肉的一半,加上豬皮含的膽固醇並不是很高,所以豬皮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當然也有一定熱量,吃,也要吃得適量。

《魚肚》
是魚的沉浮器官,但較花膠便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主要營養成份是粘性膠體高級蛋白和多醣物質。
魚肚具有補腎益精,止血散瘀、消腫的功效。對治腎虛滑精、產後風痙等症均有療效。適宜腎虛遺精人士食用,亦適宜產後血暈者食用。
若魚肚配上鐵質豐富的菠菜,補血止血功效更佳,亦有助預防對妊娠期貧血及牙齦出血。

《海參》
不是全部海鮮都是高膽固醇的,海參便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是高血壓、冠心病、肝炎等病人及老年人的最佳食療。
海參含有硫酸軟骨素,對舒緩關節痛神經痛有利,能促進骨質代謝,促進骨的癒合與修復,有助於人體生長發育,又能夠延緩肌肉衰老,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最近美國的研究學者從海參中萃取出一種特殊物質「海參毒素」,有指這種化合物能有效抑制多種真菌活動。
海參宜與葱同吃,可益氣補腎、養脂利產。但海參不宜與甘草、醋同食,因醋會使當中的蛋白質凝結緊縮,影響口感味道。

《豬腳》
豬的全身都是寶,豬皮及豬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特別是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以食用豬腳來美顏十分常見。美容作用是以通過滋陰養血,滋潤皮膚,來改善皮膚的質素,從而達到美容的目的,而且效果也很明顯。漢朝時期的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就記載了許多既能治病又能美容的方劑,豬膚湯即是其一。而話梅特有的有機酸與礦物質更有抗氧功能,能防止老化,是便宜實惠的抗氧食品。但若是慢性白血病患者,則不宜食用。

《花膠》
花膠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味道鮮美嫩滑, 屬「海產八珍」之一。它每100克所含的蛋白質有84.4克,脂肪僅0.2克,還有鈣質30毫克、磷29毫克、鐵26毫克。
花膠有相當的滋補作用和藥用價值, 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膠質,有滋陰、固腎的功效,可助人體迅速消除疲勞,對病後或傷口復原也有幫助。對女士來說,它是極佳的養顏佳品,至於孕婦,懷孕4至5個月便可食用,臨產前可多食用幾次,利於產後的恢復和調養。
雖然大病初癒者食用花膠有益,但若虛火喉痛、感冒未癒者,則不太適宜。

示範:何美寶 80後,於中華廚藝學院中級中廚課程畢業,其後曾於屋苑會所任二廚。 08年奪第五屆穗港澳青年競賽「中式烹飪」項目冠軍,現職某連鎖式高級西餐廳。

營養解說:李華青(營養學家) AASFP體適能精英教練,現為香港營養師協會會員及美容雜誌營養專欄作家,擁有人體營養學深造文憑及營養科學學士等。

示範:譚棟(逸東軒總廚) 連續三年摘下米芝蓮一星級榮譽,入行30年,擅長精選時令食材入饌。

示範:湯均武(Yagura總廚) 出生於廚師世家,曾赴日本學藝,以創新手法表達新一代日本居酒屋料理。

彭明慧 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