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票房毒藥 - 丘亦生

金融雲端:票房毒藥 - 丘亦生

黃百鳴創辦的天馬娛樂,打算在一潭死水的新股市場中,集資最多一億元。黃百鳴令我不禁再次想起星爺的比高集團(8220)、林建岳的寰亞(8075),還有林小明的寰宇(1046)。這些港產電影股可能會帶來短暫性亢奮,但絕大部份都無以為繼,甚至淪為資本市場的票房毒藥。我早前提過,包括星爺等演藝人相關上市公司,大部份都回報慘淡。查實電影老闆也不見得高明多少。商人林建岳旗下的寰亞最近宣佈盈警,公司預期今年將錄得重大虧損,主要由於確認有關可換股票據遠期合約公平值虧損。寰亞稱,是次為公平值虧損,沒有帶來現金損失。但鐵一般的事實是,拍過《無間道》等名片的寰亞,盈利從來都不可觀,2008年至今,公司幾乎年年虧損逾千萬計,上市至今整體回報是負八成多,股民如果投資寰亞,真是欲哭無淚。

炒電影股 大戶也輸錢

不要以為股民是唯一受害者,專業投資者亦會中招,西京投資劉央在去年9月,投資了寰亞6.6億股,每股作價0.2元,成本1300萬元。今年5月,寰亞股價跌至0.1元,劉央賣出6000萬股止蝕,輸足一半。及後因為持股低過5%,毋須再披露。當然輸區區幾百萬元,相比起劉央今年的投資虧損,實在是小兒科。劉央不是唯一一個睇錯市的專業投資者。林小明創立的寰宇在2001年有份投資《少林足球》後,可能因而吸引基金惠理(806)的注意。惠理在03年增持寰宇時,一度擁有寰宇超過6%股份,令投資曝光。惠理投資董事何民基在03年接受報章訪問時稱:「拍戲的盈利前景無得估,寰宇在2000年高峯期時賺6000萬,但今年卻發出盈警,相信全年蝕錢……股價偏低,加上真正的機遇來自CEPA,公司或有轉機。」事後中國電影市場果然發展迅速,但對寰宇幫助不大,幾年後公司業績無甚起色,好在惠理早在05年開始減持,當時股價回落了不足一成,估計損傷有限。

一窩蜂製作 隨時執笠

其實,早在天馬娛樂之前,黃百鳴在2001年已將電影公司東方娛樂搞上市,但上市至2009年賣盤,投資回報是負四成。我之前說過,明星股的問題,就是太過圍繞一個靈魂人物,明星是賣點,更是風險。他們未必懂得生意之道。電影老闆一樣,他們通病一樣是太過高估自己的眼光,把電影夢說得天花亂墜,了股東,有時連自己都信埋。現實是香港電影製作公司,好似香港飲食業,珍珠奶茶店好賣,就一窩蜂開到成行成市,時興卧底片,就一窩蜂拍卧底片,見功夫片收得,就不斷粗製濫做同類型的功夫片。遇到經濟環境差,電影公司好似中式酒樓咁,隨時資不抵債,執笠破產,改招牌另起爐灶。

老闆贏名氣 苦了股民

港產片每隔幾年,雖偶有佳作,但鋪鋪清,香港電影不少人懷緬過去「七日鮮」、「飛紙仔」年代,但就忽略了電影業歸根結柢不能產業化的問題。美國《紐約時報》最近報道,就算在電影高度產業化的美國,投資電影都是風險處處。電影投資人往往受到荷李活的品牌感召,換取踏上影展紅地毯的機會,又或為了幫生意提升知名度,願意承受風險,以上種種都與股民無關。電影公司賠了錢,老闆可能賺得名氣,但資本市場的股東卻只能默默承受票房毒藥的惡果。丘亦生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