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人絮語:治療從聆聽開始

醫人絮語:治療從聆聽開始

在門診診所工作了十數個寒暑,每日都會遇到不同的病人到診所求診。門診的工作繁重,每日診症數目由六十個到一百個不等。病人數目眾多,但我們從來沒有忘記,每個病人都是獨特的。只有透過細心聆聽,才能了解他們的病情、背後的故事及他們的需要。

難以啟齒 向醫生傾訴

張先生是一位年屆五十的男士,一向身體健康、煙酒不沾。一天,他來到我的診症室,面帶靦腆,老半天才吐出求診的原因—原來近半年來出現了陽痿症狀。檢查後並沒有發現生理問題,我暗忖是甚麼原因導致張先生的情況。我繼續和他傾談,才發覺問題始於半年前,張先生轉換了工作環境,工作壓力巨大致使身心疲憊,自然更無力於房事。更甚者,由於床笫間無力,令妻子懷疑他有外遇。從他憂愁的臉上,我彷彿看到了不被體諒、不被信任的難過。張先生恥於跟朋友傾訴,而我便成了他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我鼓勵他坦誠向妻子解釋,並邀請張先生偕妻子一同覆診。雖然無法游說張太一同來覆診,但事情後來出現了轉機。張先生再來覆診時已一改往日的愁容,追問之下,原來張先生已經得到了妻子諒解;因為我在他的病歷上寫了「陽痿」二字。妻子看後恍然大悟、終於真相大白。我不禁莞爾,及後張先生轉了工作崗位,症狀隨着工作壓力減少而漸漸消失。我不會忘記張先生面帶笑容對我說:「醫生,多謝你耐心聆聽及給予我的支持和鼓勵。」病人有時候需要的並不是尖端的醫療科技或任何靈丹妙藥,更重要的是醫謢人員的耐心聆聽、了解和接納。而病人的一個笑容、一句道謝,已經是對我們最好的回饋。撰文:瑪麗醫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副顧問溫永輝醫生隔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