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結果顯示<br>四受害人同染超毒桿菌<br>毒針奪命案警循誤殺調查

化驗結果顯示
四受害人同染超毒桿菌
毒針奪命案警循誤殺調查

【本報訊】DR醫學美容集團毒針事故導致一人死亡,最新化驗結果顯示,四名受害人染上同一種超毒桿菌。警方正調查是否有人涉嫌誤殺,對象包括美容公司、化驗所及醫務人員,或邀請DR集團主席周向榮助查。有律師指,周本身也是醫生,理應了解毒針風險,即使假手於人也未必成功脫身。負責毒針療程的麥姓女醫生以涉及病人私隱為由,不回應會否向受害人致歉。
記者:陳沛冰 林社炳 張岳弢 白琳

警務處處長曾偉雄昨稱,由於有人在DR醫學美容集團事件中死亡,警方已將調查方向由嚴重醫療事故,改為循刑事方向調查,完成後向死因庭交報告。
警方現階段需了解事件屬美容還是醫療事故,是否有人因嚴重疏忽而導致誤殺,調查對象為美容公司、處理血液的化驗所及有關醫務人員。至於會否邀請DR老闆周向榮協助調查,他不排除邀請所有涉案人士,包括留醫的三名事主。

DR醫學美容集團毒針事故已有一婦人不治。

要找出引發併發症成因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說,毒針事故四名病人的血液樣本證實含有抗藥性極高的膿腫分枝桿菌,目前衞生署最重要工作是找出毒針引發嚴重併發症的成因。
本報昨成功電話聯絡負責為四名病人做療程的麥姓女醫生。麥先着記者等候一會,然後問:「有乜想知?」記者問會否向死者家屬及病人致歉及慰問,她指事件調查中及涉及病人私隱,不便回應,又稱稍後會回覆記者。
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解釋,控方須證明當事人作出有關行為時,了解有可能導致他人死亡,或罔顧他人安全,最終使人喪生,才能構成誤殺。負責療程的醫生,以及本身是醫生的美容集團老闆同樣面臨法律風險,「醫生所知嘅嘢比較多,了解多啲風險,所以犯誤殺罪嘅機會大過普通人」。現時背景資料不多,難以評估周向榮會否牽涉誤殺,「係咪佢本身對呢方面認識足夠,仍然繼續去做?係咪療程由佢提議,只係畀咗第二個醫生做?警方要調查究竟佢知道幾多」。
聯合醫院深切治療部的王姓婦人仍然危殆,但暫沒生命危險。她入院至今清醒,雖然毒菌導致血管阻塞及四肢發黑,但沒影響活動能力,可自行呼吸和進食,沒有明顯器官衰竭。但她體內惡菌尚未清除,仍需注射抗生素。最近數天警方已多次與她會面。
在律敦治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曾與上述死者住同一病房的黃姓受害婦人仍須注射抗生素,手指及腳指繼續瘀黑。據了解,她對接受療程感後悔和不忿,又向警方供稱對療程所知不多,事前沒人講解風險。醫生擔心她病情反覆,或需留院一個月長期觀察,長遠後遺症包括手腳壞死導致截肢,但機率不大。在伊利沙白醫院留醫的周向榮姊姊周欣欣病情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