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多國央行減息及量化寬鬆下,人民幣成為高息貨幣,在岸滙價(CNY)昨再升破6.28關口位,收報每美元兌6.2770元人民幣,連續第二日創05年滙改後新高。銀行界指,內地較長期拆息持續高企,有信貸需要的企業會尋求離岸市場借貸空間,市場相信,本港人民幣息口亦會同步拉緊,未來一段時間料本港資金池及定存息率仍然維持較緊。CNY昨最強曾見6.2761,與中間價6.3391相比,單邊升幅為0.95%,極為接近人行限定每日單邊升或貶值最多1%的波幅,離岸價(CNH)昨收報6.2815。人民幣連日造好,市場指與年初已炒人民幣貶值、但預期年底計數應會損手的「淡倉」,末季急於斬盤冚倉有關,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滙價,昨亦見成交,一年期遠滙昨報約6.38。
企業來港借貸誘因大
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表示,內地息口相對其他貨幣可觀,誘發外幣存款轉回持有人民幣,加上12月市況薄弱,炒貶值盤要趁這兩個月盡快冚倉。內地資金越長越緊絀,他說:「一年期拆息達4厘多,隨着在岸息貴,不排除驅動企業跨境來港借貸,本港人民幣的資金成本亦很難放鬆。」現時不少銀行提供細額的人民幣定存,三個月息率已達3厘,渣打銀行(香港)環球市場主管陳銘僑同意,儘管內地經濟放慢,但減息預期消失,在人民幣平均每年仍保持約2%升值預測下,「有息有升」始終會吸引持有興趣。他認為,內地息緊本港人民幣息口亦會拉近,本地人仔存款額亦未見太大增長,故銀行在爭奪同一批客戶情況下,本港人民幣定存維持較優惠息率水平,可以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