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共「十八大」即將於11月8日召開,為免股市震盪影響接班人登位,高層開始全力「維穩」。國慶日過後,中央四處發功,除要求央企回購及匯金增持外,亦在資金、基建、股市等範疇頻頻出手。由於中央現階段不可能推出如「四萬億」般的全面刺激經濟政策,上述措施被市場人士稱為「擠牙膏式救市」。
連日逆回購釋放1640億
「十八大」會議前,財經官員人事未定,無法推出減息或減存款準備金率等「大動作」,只有頻頻以逆回購方式向市場放水。昨日再進行590億元(人民幣.下同)逆回購,令本周逆回購量達到3240億元,扣除到期金額,等於淨投放1640億元資金進入市場,以維持資金面寬鬆境況。
鐵道部三度加碼投資
國務院周三宣佈取消20項證監會審批程序,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取消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行政審核,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及股東增持,被視為向A股市場注入強心針。
同日,鐵道部公佈將年內投資計劃上調至6300億元,為今年內第三次提高投資規模。今年初,鐵道部計劃的固定資產投資是5160億元,到7月底披露投資計劃上調至5800億元,而在9月10日,鐵道部又將規模上調至6100億元。最重要是,鐵道部今年頭9月投資只有3442億元,意味之後在三個月內將狂花近3000億元「追數」,令基建股全線上升。
國務院日前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在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並要求加大政府投入,將公共交通發展資金納入公共財政體系。有關決議勢將帶動內地城市新一輪交通基建投資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