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同志婚姻,先上了娛樂C1,卻再因其中一方父親極力反對,出五億招婿,成了國際新聞,荷李活笑匠「波叔」更打算把它寫成電影。趙世曾這名頑固父親,連連鬧出笑話,但連向來幸災樂禍的娛樂版都對同志婚姻正面報道,證明世情已變。Guy跟Henry這對同性愛侶,去年往加拿大辦成婚事,更把自己的故事拍成紀錄片《異路同途》,香港縱未有同性婚姻法,但他們說,希望藉此片與社會溝通。
記者:何兆彬
攝影:周旭文、潘志恆(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Guy & Henry:接受了多個仔
如果可以跟趙老爺世曾說一句話,會說甚麼?Henry笑說:「叫佢算吧啦!不如畀個女幸福吧!」Guy:「其實他要明白,如果他接受,他就多了一個女兒,但如果他硬是不接受,他可能連自己女兒也會失去。想當初Henry母親也掙扎過,但後來她想通了,就跟我們說:多咗個仔,幾好!」Guy跟Henry相識六個月就決定閃婚,去年6月往接受辦理同性婚姻的加拿大結婚,至今成婚一年零三個月,這年多,他們說一切比想像還要美滿,這條路當然不易走,Henry:「98年我讀大學二年級,因為跟當年男朋友鬧分手,不開心,就跟妹妹說了,沒想到有一天吃吃吓飯,妹妹因為剛跟我吵架,竟突然在母親面前說:阿哥係Gay嘅!我嚇了一跳,驚魂未定,卻沒想到,我媽不徐不疾的答:我知呀。其實母親是泰國華僑,早年嫁父親來到香港。怎可能理解同性戀,往後那些年,她一直有去了解同性戀,一直有跟我說:都係女仔好啲嘅!但我就跟她說:我對女孩子無Feel,還是別害了人家。」 Guy:「Henry跟母親關係好好,是會跟母親拖手逛街那一種。他妹妹爆佢係Gay,媽媽明顯是嚇了一跳,但都話『知道』,其實是撐他,也表示自己接受。到我跟Henry拍拖不久,有一次他致電回家,媽媽就叫Henry把電話給我講,她第一句對我說的話,就是『多謝你錫我個仔』。」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但婚姻關連的是兩個家庭,同性婚姻更甚,「我們好好彩。因為雙方家庭都支持(結婚)。雙方家庭、父母都支持的同志情侶比例有多少?大概一成都沒有。」婚後回到香港,他們也根本沒有得到在加拿大等同志婚姻法通過後的權利,例如遺產、例如其中一方入院要動手術,婚後另一半可以簽紙決定,又例如報稅。既然如此,為何要千里迢迢的去結?Guy:「由於我是加拿大籍的,所以結了婚,也不是完全沒有權利,如果有一日我們回到加拿大,那就沒有問題了。」Henry:「其實我之前那一段關係也有11年,我也提出過結婚,但因為這個原因(在香港沒有保障),因此被拒絕了。」
Henry出身TVB,做過幕後製作、出過鏡,也是這部紀錄片《異路同途》的監製。為何想到要把他拍成紀錄片?「最初的想法是自己拍拍,再上載網絡給大家看看就算,後來找到朋友翁志文執導,想到把他拍成,就有大少少的意義,我們希望藉此與社會溝通:點解我們要山長水遠的去結婚?我們希望其他有此想法的同志,也可以參考。」同性戀比例約佔社會總人口一成,總是少數,社會壓力不少,Guy直言:「有人說同志要比一般人多十倍努力,其他人才會肯定你,我同意,也許不用十倍,但一定要比別人努力。但可能我在加拿大長大,比較不管別人怎看。其實你看看,有沒有人反對張國榮同性戀,到了近日黃耀明出櫃了,有沒有人反對?我始終相信,人只要好,有成就,只要正正常常,不是三尖八角,就沒有人會歧視你。我之前跟我的前度一齊好耐,一直開開心心,人家看到你這樣,根本就不會擔心你,要接受起來也容易好多。」Guy向其他同志忠告:「要自愛,只要你自愛,你就知道怎樣去選擇。」他直來直往,從前在加拿大就帶着男朋友見父母,讓他們接受既定事實,問他若父母不同意,會否結婚,他二話不說就答:「照結可也!」
女同志拍片 擺自己上枱
「如果要跟趙世曾說一句話?哈哈,其實出櫃不只是自己的事,父母出櫃也需要時間的。」說出這句體貼話的,是演藝學院電影製作系碩士學生Tracy(徐欣羨),Tracy是澳門人,去年她跟澳門文化中心申請到五萬元經費,拍紀錄片,結果拍成《櫃裏孩》,當中兩個主角,都是女同性戀者,她就是其中之一,「最初我寫了幾個Proposal,其中一個是拍澳門賭場的外勞,沒有想到竟然批了寫同性戀這個題目。」Tracy當初的想法,是拍一男一女,「但沒有想到,我接觸過很多人都拒絕了我,尤其是Gay的壓力比Lesbian的壓力更大,似乎大家還可以接受兩個女孩在一起,但兩個男人一起則接受不了,特別是家長!」結果她先拍片中一位主角心怡,心怡是Tracy自幼認識的朋友,在沒找到被訪者之下,Tracy遂自然成了片中另一主角,自編自導,更訪問自己父母,片中兩位主角遇到的衝突都不太大,二人的母親都接受了事實,並願意上鏡,祝福女兒,令人感動的是Tracy母親閒話家常,但談到女兒,忍不住說「因為你們要決定走這條路,一定比較困難,所以你們一定要成功!」關切之情盡表露。雖然開放,但談到後來,又開始自責起來,一時說懷胎時一定吃錯了東西,一時又怪自己婚姻失敗,令女兒在單親家庭長大,所以才會喜愛同性,最後拋下一句:「如果佢有一日突然話同男人結婚生仔,咁就梗係最好啦!」心結似乎還沒完全放下。談到此處,Tracy反而說很理解父母承受的壓力。為着要兩位母親上鏡,她花盡唇舌,「就跟她們說,好少人會睇到,我又答應,這部片一定不會在澳門的電視台播放。」
母親教我別理他人
作為女兒,向父親出櫃更難。如同很多父親,Tracy父親寡言,不擅與子女溝通,「自少同母親感情好,無所不談。我中學時跟男孩子拍過拖,但要到了去台灣讀大學時,跟女孩子拍拖,才肯定自己是Les,我喜歡跟女孩子的相處和互動。後來與那女朋友分手,十分傷心,回港後想不如話畀佢知,有一次就突然坐下來,跟母親說,她沒怎樣反應就接受了,可能早有心理準備,也許是因為我初到台灣時,就告訴她有女孩子喜歡我,後來又因為表弟在Facebook上見過我的照片,轉告過她。」較難交代的是父親,「跟父親向來只談正事,例如新聞、政治,不會談心。這方面我有暗示過,母親也大概有講過,但我不確定。拍片時我一直想,Ending是要拍下我跟父親出櫃時,拖到最後一天,不拍就來不及剪接了,我終於拍了。」片中的結尾,Tracy在家中架好攝錄機,拍攝與父親的對話,父親明顯知道女兒意圖,但笑着面對問題,沒直接回答,一直說「唔知呢!」氣氛有點曖昧,但他那種逃避現實,又避開衝突的舉動,又帶絲絲溫馨,Tracy特別在片中剪入父親拍下的陳年家庭錄像,影像中,Tracy穿過裙、騎父親膊馬,感情好到不得了,「片子首影時,我有請父母來,他們也來了,看畢父親只是不停的笑。」這等於是接受了?「我有時會帶現在女朋友回家吃飯,他也沒怎樣。」她承認,同志圈內的壓力多來自父母,「朋友、同事始終不是對一世,但父母你沒法選擇,有些同志由於不能跟父母公開,惟有大話冚大話,有些人就盡量少返屋企。」對於自己的性取向,Tracy從來都採取一個不遮瞞的態度,「不會主動講,但不會否認。」她笑:「因為母親從小就教我,無論做任何事,做人唔好理人點睇─雖然她說的不是性取向!」
11月3日
2:00 pm《櫃裏孩》+《異路同途》+「我的同志生活」座談會
11月13日
4:30 pm《遺下思念》+《異路同途》
7:30 pm《櫃裏孩》+《天通苑》
場地:香港藝術中心 agnès b.電影院
票價:$60 / $35*
*全日制學生、長者及傷殘人士
門票即日起於城市電腦售票網公開發售
查詢:2540 7859(釆風)
網頁: http://www.cdf.asia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