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C停台,發牌的政府袖手旁觀,或因它益發視言論自由為洪水猛獸。當局一直不願增加言論平台,死不肯批出社區廣播牌照,讓民間電台一直被迫非法廣播;三個免費電視牌照申請也審兩、三年仍無結果,而「已發難收」的數碼廣播牌照,難得如今DBC「自己摺埋」,政府當然樂見。
數碼廣播80年代起發展,但香港98年才測試,至去年發牌。現時除了DBC面臨倒閉,新城只試播中,鳳凰優悅暫只有一個普通話台,港台雖有政府作後盾,但五條頻道內容都屬「炒冷飯」,沒原創節目。上屆政府大鑼大鼓推的數碼廣播落得如斯下場,除因數碼收音機售價動輒百多、甚至數百元外,與「英治」政府上場後收窄言論空間,不無關係。
批牌一味靠拖
計劃增發的免費電視牌照,城市電訊、有線電視及電訊盈科申請兩、三年,政府一拖再拖,最近更有消息指新政府擬從頭再審。
至於社區廣播,當局仍只批七個FM節目同時廣播,其他一律視為非法,民間電台申請長達七、八年仍未獲批牌照,只好採公民抗命用FM頻率在有限地方廣播,遭當局多番查封及檢控。抗命的地下電台還有FM101。
政府日防夜防,但百密一疏,難防網上電台,如民間電台便已在互聯網廣播,而香港人網更甚具影響力,主持人「慢必」陳志全更當選為立法會議員。《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