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宗「鼓勵」長者轉移資產

張建宗「鼓勵」長者轉移資產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為救民望亂推「特惠生果金」,資產審查未獲社會共識,具體措施更漏洞處處。多番強調審查寬鬆的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出席電台節目時被市民問到,長者把超額資產「過戶」給子女後,能否申請雙倍津貼,張直指只要申請時「唔超標」便合資格,變相鼓勵資產轉移,審查制度形同虛設。
「我覺得你(張建宗)有心無力,江郎才盡」。70歲長者區先生昨致電電台指斥,政府倉促推行俗稱「特惠生果金」的生活長者津貼,審查機制多漏洞,「梁振英喺山頂自住,佢得廿八萬喺銀行,但佢啲仔女每月畀五萬蚊佢買嘢食,唔使計。梁振英70歲一樣申請到,用吓腦啦局長」。76歲聽眾張先生也指,資產審查令社會分化,叫人不要積穀防饑。

一班長者昨趁立會開鑼,到場外請願,要求撤銷「特惠生果金」資產審查。 馬泉崇攝

死慳死抵棺材本成負累

現時有逾44萬長者申領高齡津貼,約一半人需重新審查資產。市民葉太指,90餘歲母親多年儲起生果金和子女供給的生活費,約30萬元,資產超額,死慳死抵的棺材本卻成負累,未能獲雙倍津貼,令母親晚晚失眠。她質問張建宗,「如果(母親)畀番啲錢我哋,係咪可以申請」。張直言此舉不涉欺騙,「申報時資產如果唔超標,可以攞到」,變相承認資產轉移是可行的。華員會社會保障助理分會顧問陳振華說,生果金的資產審查較綜援寬鬆,很多長者也會轉移資產,「好多時長者會留番錢或層樓畀仔女,咁嘅情況下未必犯法」。他指被抽查的長者,一般會經田土廳、銀行等去審查其資產與申報是否脗合。但他不認同長者透過轉移去避過資產超額,「如果為咗申領2,200蚊,將幾百萬畀仔女或親戚,要承擔好大風險」。
香港長者協會主席麥漢楷坦言,不少長者把積蓄或物業轉移給子女後,就不獲供養,「佢哋都知咩事,好多時都唔敢同人講」。他指不少長者為怕麻煩,打算放棄申請特惠生果金。社署指,有抽查覆核機制以核實有關資料的真確性,任何人如明知或故意作虛假陳述或隱瞞任何資料,以騙取津貼,即屬刑事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