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人會有「踎低起身見頭暈」的症狀,但連小便也頭暈就要小心。瑪麗醫院早前接獲一宗罕見病例,一名49歲男病人連月來每逢小便都會頭暈,檢查發現原來膀胱長了一個如乒乓球般大的荷爾蒙瘤,每當小便時膀胱收縮,荷爾蒙瘤便會受擠壓,導致血壓飆升而頭暈,倘未能及早治療,可因血壓爆標導致中風或心臟病發作。
記者:陳凱迎
男病人曾接受盲腸切除手術,並於前年進行心臟移植。早前他到瑪麗醫院泌尿科求診,指自己過去數月每次小便時,都感頭暈,雖曾向家庭醫生求醫,服藥後情況仍無改善;檢查發現男病人的血壓非常不穩,上血壓有時會高達200mmHg(毫米水銀柱),遠高於正常的140mmHg。
醫生其後再替男病人進行24小時小便測試,發現他有部份荷爾蒙水平爆標,遂替他進行電腦掃描檢查,終發現其膀胱頸位置,長了一顆如乒乓球般大、名為「嗜鉻細胞瘤」(phaeochromocytoma)的荷爾蒙瘤。男病人兩邊肺部也發現長出數粒嗜鉻細胞瘤,但體積較位於膀胱頸的小很多。
瑪麗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傅錦峯表示,患者小便時因膀胱收縮,膀胱頸的荷爾蒙瘤受到擠壓,令荷爾蒙水平急升,同時令其血壓飆升,導致頭暈。患者其後接受手術切除荷爾蒙瘤,術後小便時頭暈的症狀和肺部的腫瘤同見消失,病人已康復出院。
嗜鉻細胞瘤屬罕見
傅錦峯指出,一旦病人沒有及早求醫,後果可以相當嚴重,「佢隨時會因為血壓太高,導致中風或心臟病發,五年內存活率只有50%」。他續指,由於男病人的腫瘤位置鄰近血管,手術時失血風險極高,麻醉科醫生要先調低男病人服用的薄血藥份量,才可進行切除手術,以防他流血不止。
嗜鉻細胞瘤屬於罕見的膀胱腫瘤,於所有膀胱腫瘤個案中僅佔1%以下,其餘個案則以膀胱癌為主。傅錦峯指,嗜鉻細胞瘤的患者多數是女性,一般於20至30歲時發病,三分之一患者不會有任何症狀,如上述男病人般出現小便時頭暈的更是非常少見。曾罹患嗜鉻細胞瘤的患者,康復後仍需定期接受檢查,以及早確定有否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