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作業:究竟Startup是甚麼 - 宋漢生

創業作業:究竟Startup是甚麼 - 宋漢生

老實說,自己也覺過意不去。分享有關Startup的點滴,寫了好幾年,到現在才講甚麼是Startup,不是之前不想講,而是講不出,限於「見到我就知」那個層次。額外一個困難,是語言問題,英文有Startup這個專門的名稱,中文冇,想盡量用中文表達,退而求其次,惟有用「科網創業」四個字頂住先,但每次用,都覺有點那個,一來,所謂「科網」,Startup雖然普遍牽涉不同程度的科網,不過這是現象,不是定義,絕對可以有Startup不碰科網。二來,所謂「創業」,如果跟一般創業無異,另闢Startup這名稱,就很無謂了。

與接Job公司表面相似

以上兩樣,不是小問題:Startup如果不是單指「科網」,可以包括其他行業,哪我走去租個舖賣雞蛋仔,可不可以也叫做Startup?一直以來,講不清楚Startup是甚麼,自覺慚愧,但可安慰自己的,是寫Startup敢認第二無人敢認第一的Paul Graham,寫了更耐,更長,看得更多,想得更深,連他都是兩個星期前,才終於一錘定音,清楚寫出甚麼是Startup,我認為,這是Startup界最重要的文章,如果你想認識Startup,又只有時間看一篇文,就是這篇,叫做"Startup = Growth"。先不比較雞蛋仔和facebook這麼明顯的例子,講接Job公司和Startup。表面上,這兩類公司其實很相似,可能都是幾個至幾十人,都是設計師加程式員,公司都是那幾個地區,內櫳都差不多,好多IKEA家具,好多電腦,一個普通人,入去走一轉,分不出邊間接Job,邊間是Startup。當然,有些東西,還是明顯有分別的。例如,接Job公司,通常長命過Startup好多,十幾歲的接Job公司大把,十幾歲的Startup,本地的,幾乎數不出,但這是果;因,其實是每個月都賺到錢的接Job公司,比例上,比Startup高很多,而這個果的因,就開始碰到Paul Graham提出的定義了。一句講完,Startup的定義,是增長的速度,再準確一點,是團隊想達到的增長速度,這個速度夠大,就是Startup了。條線在哪裏?Paul Graham以他之前幫手孵化的幾百間Startup經驗,總結出每周增長5%至10%,就算是Startup應該追求的目標。這種每星期利叠利的增長率,兩三年下來,效果很驚人,比起一般的創業,這個量的分別大,其實也是質的分別。說是團隊想達到的增長速度,而不是實際增長速度,因為所有Startup,未成功之前,都不會做得到這種速度,或者這樣說,最終摸得出條路,做到這種速度的,就是成功的Startup,做不到就死掉的,就是失敗。粗略地概括,成功的Startup的增長,如果是一條線,一開始,是低位浮沉一段日子苦戰,終於有一日摸出個超高速,衝它一段,直到有一日,長到太大,又會變慢。

不斷試 摸出超高速增長模式

當然,好多Startup,都沒有一個數字在心中,但不等於沒有目標,可以從選擇的題材反映。例如,接Job是件工作,多接單,就要多請人,不容易Scale。同樣道理,你揀開飛髮舖、賣雞蛋仔,絕對冇問題,賺到錢的機會,遠比搞Startup的人高,也絕對可以飛黃騰達,只不過選得這個題材,就不是瞄準那一種超高速增長,也就不算是Startup了。這樣看,是否Startup,就看題目,而題目,是創業人自己選的。也是說,做Startup,不單止創業,而是一種決心,去摸出一個題目,一個角度,不斷試,直到摸出一個超高速增長的模式。當這個目標成為大前提,其他所有事情,包括對短期盈利的態度,對外來資金的追求,對風險的承受,到種種工作的緩急先後等等等等,都要遷就配合。篇幅所限,只覆蓋到文章一部份,有興趣的,上網看整篇的Paul Graham原文吧。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