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建制派恃勢凌人將加劇議會對抗 - 盧峯

蘋論:建制派恃勢凌人將加劇議會對抗 - 盧峯

也許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及建制派議員以為,壟斷議會所有關鍵位置,把持各主要政策委員會的主席職務就能令議會運作暢順,就能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就能讓梁振英政府為所欲為。此所以建制派昨天全力出擊,把新一屆立法會主席、內務委員會主席及財務委員會主席的位置都搶到手上,不讓其他議員特別是泛民主派議員沾手。可惜這種霸道的做法只會進一步毒化各黨派及議員之間的關係,只會迫使議員更傾向使用非常手段抗爭,只會削弱立法會的公信力及認受性。首先應該看到,現時立法會的組成仍然是扭曲及不合理的,仍然未能反映民意及市民的選擇。剛過去的選舉中,泛民主派議員在普選的得票率仍比建制派及親中政團高一截,得到的實際票數總和也比建制派至少多出十多萬票。假若立法會全數議席由普選產生,泛民主派的議席總數肯定比建制派多,在角逐立法會主席等重要職務時就不會處於捱打狀態。可惜,今屆立法會內仍有三十個代表工商界、財團及專業界別利益的傳統功能組別,建制派正是借助功能組別的絕對優勢,令他們從少數變成多數,令多數市民的聲音難以在議會內發揮作用。現在建制派更濫用議席上的優勢,全面封殺泛民主派議員,全面封殺真正受市民支持的議員及政黨,令他們難有作為。這不是在逼泛民主派議員採取對抗性的做法嗎?這不是在削弱立法會的公信力嗎?更何況建制派推出的人選本身往績欠佳,根本缺乏說服力。就以連任立法會主席的曾鈺成先生為例,他在擔當主席初期還嘗試擺出一副不偏不倚的態度,讓不同派別議員有提出議案及發言機會。但到後期便開始變臉,一再對議員特別是泛民主派議員定下不合理的限制,削弱他們提案及發言的權利。而在辯論不合理的替補機制法案時,曾鈺成更在沒有諮詢議員,沒有先例的情況下,自行決定「剪布」,大幅縮短草案的辯論時間及過程,阻止議員繼續發言,令有關草案在市民普遍反對下成功通過。我們認為,曾鈺成先生的做法不但濫權,更是為了遷就行政機關而損害立法會的權力,更破壞了不同黨派議員對他的信任。一位失信於民,失信於議員的人,怎麼有資格再當立法會主席呢?怎能令市民相信他可以不偏不倚的處事及主持會議呢?擊敗泛民主派的劉慧卿女士而成為下屆財委會主席的張宇人同樣令人難以接受。不管從經驗、公信力、熟悉議事規則等條件來看,曾擔任財委會主席七年的劉慧卿都比張宇人優勝,即使碰上具爭議性的撥款申請,即使遇上激烈的意見衝突,劉慧卿女士都能按議事程序及規則辦事,沒有偏幫甚麼政黨,沒有「剪布」,甚至政府或建制派都找不到多少可議可批評之處。由這樣經驗豐富及熟悉財委會運作的人當財委會主席既可以令議會運作暢順,又能加強黨派合作及互信。誰知建制派為了緊抓大權,硬推張宇人上位。可是,這位被稱為「廿蚊張」的先生在最低工資問題上的惡劣態度已失盡民心,多年來只懂維護商界、飲食業界利益更令人難以接受。讓張宇人掌管財委會只會令市民擔心他會更明目張膽偏幫政府及商界,置市民及公眾利益於不顧!盧峯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