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體漂浮少人理 黃河居民被迫飲屍水

屍體漂浮少人理 黃河居民被迫飲屍水

據不完整的統計數字顯示,每年有近300人於黃河自盡,僅在甘肅蘭州約80公里的水域,數十年間,就漂蕩着至少一萬具浮屍,更因此出現了「挾屍要價」的職業撈屍人。在1980至1997年的17年間,當地水上派出所打撈上岸的屍體已高達6,500具,但對於被浮屍及垃圾污染的河水,當地村民只是在添加漂白粉、「淨水寶」作簡單淨化後,就直接飲用,有如飲「屍水」。

簡單淨化後飲用

「白天搬個凳子守在石屋門前,不經意間就能發現順江而下的死人。」什川鎮的職業撈屍人魏氏父子說。據悉,兩父子每年「從死人身上發的財」,就多達10萬元人民幣。
數據顯示,自1960年代以來,在蘭州段黃河水域,就至少有一萬具浮屍,且以每年200至300多具的規模增加。部份浮屍被撈屍人撈起運走後,會移交親屬或民政部門火化。至於那些無名浮屍,則被隨意丟棄,繼續在黃河間漂蕩。
雖然有當地村民曾就上述問題作出抱怨,但沿河兩岸的70多戶至今仍沒有自來水供應,他們的食水都是通過冬天直接從黃河取水儲藏,然後做一些簡單的凈化後,就直接飲用。
由於迄今為止,並無人對村民所飲用的食水作水質檢測,故此他們猶如飲用「屍水」。
上海《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