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毛」 - 李碧華

「龜毛」 - 李碧華

台灣有位其貌不揚的富豪,59歲「王品集團」大老闆戴勝益,身家十幾億,看上去是個樸實的鄰家大叔,不但最受打工族歡迎,他還把八成身家捐作慈善之用,斷絕了子女當「二世祖」的退路,認為「錢不夠是苦難,錢太多是災難。」週刊訪問標題《別笑我龜毛》,他確有獨到見解,而且執行得相當克制自苦。快樂便行。
我只覺他以「龜毛」自況很有趣。這是台灣年輕人慣用語,什麼龜毛、機車、抓狂、撇步、儍眼……影視雜誌小說常見。「龜毛」台語發音是「孤摸」,形容一個人斤斤計較,囉囉嗦嗦,婆婆媽媽,拖拖拉拉,總之不乾脆不爽快,對某些小事有着莫名其妙的堅持,且把「無聊」非常「認真」的處理,充滿黑色幽默──真的拘謹到從雞蛋中挑出塊小骨頭?你我受不了,他可洋洋自得。東北話中的「磨嘰」就是此意。
後來我在《佛學典故滙釋》中找到「龜毛兔角」一詞,本來龜沒有毛兔沒有角,所以此詞比喻「有名而無實」,不存在的東西,不可能的事情。跟台灣方言的涵義完全不同,但像戴大叔那樣「拒絕享受和舒服」行徑,又真是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