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踢爆水貨集團將上水多個私樓單位變身水貨倉後,《蘋果》再發現沙田乙明邨及沙角邨多個公屋單位,亦遭水貨集團進駐,有人以雙倍租金向公屋住客租用單位,亦有人以每箱奶粉50元的價錢,公公婆婆替他們在家中存貨。記者連日在馬鐵沙田圍站,跟蹤多組水貨客活動後,揭發與馬鐵站相距不足500米的乙明邨及沙角邨,合共有五個公屋單位被用作「水貨迷你倉」。其中兩個單位的戶主,就是兩個水貨集團首腦「大佬」和吳姓夫婦的住所,他們將貨物屯集在單位內,並且游說鄰居租出單位,加入水客行列。有住在水貨倉隔鄰的住戶訴苦說:「佢哋屋企擺好多貨㗎,又多水客出入,街坊都擔心治安。」每日下午是走貨高峯期,「大佬」和吳姓夫婦會將貨物搬至沙田圍站對開派貨,再由水客當駁腳,運至深圳交收。有水客透露,以公屋作水貨倉不但可省倉租,還可利用家庭掩飾存貨,一個2,000元左右的公屋單位,他們付多一倍租金租用,比租倉便宜。不肯讓出單位的租戶,就游說他們,以一箱奶粉50元的價錢,提供地方寄存。水貨集團頭目吳姓夫婦住在沙角邨金鶯樓一個單位,記者日前目擊他們於下午5時許,先後把25箱共300罐美素佳兒嬰兒奶粉,以及300排共1,500支益力多,搬出沙田圍站分予16名水貨客帶走。據知這批成本近8萬元的貨物,每走一轉吳姓夫婦便賺3,300多元,而水客每運一箱奶粉,則有120元報酬,「水客通常每次走三箱貨,再喺羅湖橋加一、兩件高價貨(手提電話及配件),都幾好搵㗎!」
最大處分終止租約
管理乙明邨的香港房屋協會發言人強調不會容許租戶將單位作貨倉。如有足夠證據,會對租客作出處分,最高為終止租約。而管理沙角邨的房署發言人表示,若證實公屋戶主在單位內進行違法行為,會終止有關戶主租約,並將公屋單位收回。而根據屋邨管理扣分制,如住戶把出租單位用作倉庫,可被扣七分,兩年內累積扣滿16分便會終止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