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R】電話遊戲app公司Pocket Gems,在美國三藩市成立為旅客提供短期住處出租服務平台airbnb.com,他們就是於服務式共用辦公室租用一桌一椅開始發圍的例子。每月支付租金後不但擁有工作空間,而且一切辦公室應有的設備都可享用,這些劏房辦公室劏得很潮,是年輕創業人進軍Big Spender的夢工場。記者:吳宛蔚攝影:梁志永
服務式共用辦公室,在極度重視創意產業的歐美國家一直大受歡迎,更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創業首選基地。一般辦公室所需的器材,如打印機、傳真機、高速網絡等一應俱全,更設有會議室、茶水間,並提供打掃服務,適合未負擔得起高昂租金及行政費用的新公司。美國更有統計顯示當地自2006年起,選擇以共用辦公室為創業基地的畢業生錄得按年倍數增長。香港也紛紛興起這股租用服務式共用辦公室的潮流,坊間有不同類型的辦公室提供分租服務,最潮的一家是The Hive──英國企業家Constant Tedder今年創立,吸引從事電腦科技、美術設計等年輕客戶,令辦公室充滿朝氣。
三十而立 創業夢由放工開始
33歲的李庭翔(Smith)是軟件製作公司的藝術總監,負責介面設計工作,早已是公司管理層的他,每日放工後就與好友到處吃喝玩樂,漸漸感到生厭,「上年開始意識到自己年紀不小,是時候過一些有意義的生活,亦想一圓以自己名義做設計的夢。」衝着這個念頭,他開始了晚間自由工作者的身份,接下包括平面、網頁及影像設計的工作,曾合作的機構有澳門漁人碼頭、安盛(AXA)等。「自己是個空間主導的人,認為工作要在辦公室或街外做,一回家就要休息。」所以「創業」初期在長沙灣上班的他,一放工就立即到中央圖書館「上班」,可惜圖書館9點關門,以最快速度趕去都只有個多小時工作時間,李庭翔嘆「每次靈感到就要走,工作效率極低」。後來同樣從事媒體創作的友人提議合租觀塘工廠大廈單位做工作室,但住在港島的李庭翔又嫌遠,婉拒了。數月前他發現灣仔商業大廈有歐美流行的服務式共用辦公室,二話不說就租下一個桌位,每星期至少兩晚下班後準時「報到」,有時就連假期都去上班。24小時的開放時間,有需要的話隨時可開夜班,令需要極高集中力來完成工作的李庭翔可以投入地去追夢。
租戶之夜 鄰居分享辦公苦樂
在美國緬因州Bowdoin College心理學系畢業後,梁鈞彥(Julian)於三藩巿租用了當地的分租式辦公室開短期住處出租服務平台airbnb.com,現嘗試以香港作一個試點。因為一切還在試驗階段,他們同樣選擇租用共用辦公室,免卻大筆投資,每月租用一個工作空間之餘,更可享用一切辦公室應有的文儀用具及秘書服務。雖然要與其他租戶共用空間,「公司」與「公司」之間又不設任何間隔,每說一句話,那怕是上任何一個網頁都「透明度」極高。自小讀國際學校,又曾在外國生活數年的他,反而看到另類優點,「沒有間隔,意味同事之間的無形隔膜亦會打破,有助維繫更融洽的工作環境。」逢星期四服務式共用辦公室舉辦的Happy Hour更是他的最愛,「平日各個租客都埋頭苦幹,但星期四我們會聚在一起,談工作之餘亦風花雪月,放鬆緊張的心情,雖然『各為其主』,但建立出很好的睦鄰關係。」
The Hive
網址: http://thehive.com.hk收費:每月 $2,800-$7,000不等,視乎使用時間及權限,已包水電及上網費用。辦公室廿四小時開放但只供辦公或會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