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蟹歸來,又是說大閘蟹的時候了。
這天看副刊教人蒸大閘蟹,煞有介事,十分講究,不由想起以前在上海煮蟹的往事。
上海人吃大閘蟹,許多人不是蒸,而是煮。一鍋清水,把蟹放進去,煮到水滾,煮到蟹熟,就這麼簡單。用水煮熟的大閘蟹,尤其是母蟹,蟹黃不會發硬,特別豐潤,所以至今許多上海人還是用這個方法,相比之下,香港現在大閘蟹隔水蒸,還要放紫蘇葉,就複雜得多。
以前上海的大閘蟹都不綁水草,帶個布袋,買一袋回來,放在盆裏或浴缸裏,吃的時候,直接把蟹放進鍋裏。那當然是要有些技巧的,要會得一把抓到蟹而不被牠鉗上一口,一鍋要煮好幾隻蟹,一隻一隻放進去,也要防備牠們亂爬突圍,放一隻進去,趕緊蓋蓋,然後迅速再放一隻進去。有一次,把蟹都放進去了,卻沒想到鍋蓋太輕,轉個身,鍋空了,裏面八隻蟹全部越獄,爬了一樓梯。
今年是大閘蟹的大年,但吃了一次,麻麻哋。大閘蟹不是膏滿肉豐就一定好的,最重要的,是香是鮮。這種要求,在今天已成奢求,大部份的大閘蟹賣相好得不得了,膏滿肉豐,半斤以上,但吃起來就是不香不鮮,只有沒吃過好貨的人大呼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