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學額「爭崩頭」情況,只是一個趨勢的開始。根據本港的出生人口統計顯示,未來六年,跨境學童與跨區上學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明年北區學童可能不只跨區到大埔,甚至要去到沙田上學。
今年適齡入讀小一的學童,生於2006年;該年正是雙非嬰兒飆升、首次超越單非的年份。單非人數在過去十多年來一直徘徊於6,000多至9,000多人。
雙非嬰料達高峯期
從2006年到2011年,本港出生人口由6.6萬人大增四成半至9.5萬人,當中大部份來自雙非(見圖);雙非與單非合共所佔出生人口比例,由2004年的27%增至去年46%。今年的龍年效應,加上雙非孕婦趕「尾班車」,預料將達高峯期,直至明年「截龍」後,人數才會下降。
上水惠州公立學校校長陳紹鴻表示,跨境學童人數每年遞增,去年已開始衝擊本港學校,北區尤是重災區;今年上水學童跨區到大埔上學已很普遍,區內校長擔心明年可能要跨區到沙田。
下學年小一入學適齡人口雖只增加約1,000人至5.2萬人,但北區未計跨境學童,都已欠約800個小一學額。明年跨境學童人數估計由今年1.7萬人增至逾2萬人。而下學年幼稚園適齡人口(三至五歲)更將增加約6,700人至16.1萬人。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