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微薄<br> 住劏房大學生同獲租津

收入微薄
住劏房大學生同獲租津

關愛基金N無租津申請門檻低,令項目存在灰色地帶。今年不少大學生因「雙軌年」宿位短缺,被迫遷居劏房,卻「因禍得福」或獲關愛基金租津補貼租屋。有租住劏房的大學生認為,半工讀兼職收入微薄,應付租金相當吃力,同樣是有需要一群,必定會申領津貼。關愛基金執行委員會承認,只要符合資格,學生亦能獲發租津。
就讀浸會大學三年級的吳同學,因學校宿位不足,今年暑假後以月租3,000元,與友人合租深水埗劏房單位。她指,生活雖未及其他N無家庭般困苦,但沒有家人資助,每月僅靠4,000餘元兼職收入應付生活,對租金感吃力,既然符合N無租津申請資格,就一定會申請,「咁我真係好拮据,唔算係濫用」。她估計每月可減輕250元的租金負擔。

委員會不排除有人濫用

關愛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羅致光指,開會時未有討論學生租劏房的特殊情況,現行框架下,只要申請人居住在劏房等惡劣環境,而又合乎申請資格,就會按機制批出申請,「前提要個學生真係住劏房,如果住嘅環境好,都唔會合資格」。他又承認,今次資助項目門檻不高,不排除會有人濫用。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