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廣東改革、鼓勵輿論監督的廣東前省委書記、人大主任林若,前晚在廣州因病逝世,終年89歲,各界表示哀悼懷念。「他提倡廣開言路,主政期間是《南方日報》最大膽敢言的時候,經常在頭版發表監督政府官員腐敗的評論文章,影響很大!尤其在現在這個局面下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懷念這樣的領導。」《南方都市報》前主編程益中,昨接受《蘋果》採訪時,緬懷這位開明廉潔的老領導人。
鼓勵報紙輿論監督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番薯」是林若當省委書記時家裏客廳貼着的一副對聯。祖籍廣東潮安的林,1982年起任廣東省委書記,主政近十年間與胡耀邦、趙紫陽等中共開明領導人合作密切,成中國改革一員大將,帶領廣東率先衝破計劃經濟體制牢籠邁向市場化,又特別注重發揮媒體輿論監督的作用,鼓勵報紙輿論監督。1991年林從書記之職退下專職省人大主任,仍積極推動地方法治建設。他曾說:「國家要長治久安,就要推行法治,不能靠人治,人治的隨意性太大。」他還特別強調,要聽取真實的民聲,要讓人大代表敢於講話,不能講錯話就抓辮子、扣帽子,在他帶領下的廣東人大不但完成全國首次關於人大監督工作的立法,甚至敢於否決政府決策甚至領導任命,在全國引起轟動。《南方都市報》昨在頭版刊登林若巨幅照片,並用一整版報道他去世並緬懷其生平,但其中沒有提到「敏感話題」,他多次保護因言獲罪的南方報業報人,包括1993年《南方週末》險被停刊,林和時任省委書記謝非從中斡旋;2004年南都案,他和任仲夷、吳南生等老領導仗義執言,促成釋放南都主編程益中。現任香港《陽光時務》總編的程益中說,林若主政廣東期間總體上是思想解放的,反觀現在整個內地大氛圍政治和輿論環境惡劣,走在前沿的廣東媒體也難獨善其身:「這幾年中共極左鷹派當政,實際上是倒退了。越來越多的群眾和媒體特別懷念以前。」《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