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大馬,咖啡癮作,要治本,必須試試重口味的傳統「咖啡烏」 ——南洋Style黑咖啡口味香濃不特止,以碟代杯的飲法,更加挑戰你對餐具的認知尺度!來到馬來西亞最南端的新山,我們從綠色印花厚身瓷杯開始,尋找「馬啡」的過去與現在。 記者:溫曉嵐 攝影:陳盛臣
黑白啡之謎
馬來西亞的白咖啡並非指加入牛奶的咖啡,而是在炒豆過程中沒有添加東西,加上以低溫長時間烘焙,味道柔和純正,顏色呈金黄,不像傳統咖啡般烏黑,因而取名「白」咖啡;相反,南洋黑咖啡重口味的原因,在於炒豆期間加入糖、麥片及粟米等添加物,大火快炒好的豆及添加物會被一併磨成粉,因此冲泡出來的咖啡口味較濃,有時更會夾雜焦糖及奶油香。
老街風味茶餐室
在新山想品嚐最傳統的咖啡之味,所有人都會推薦到老街找找看。坐落在老街文化區的華美茶餐室,從1946年開業至今已經有60多年歷史。躲在具殖民地特色建築群中的兩層餐室,凝住了50年代的空氣,木樓梯及格仔地磚不禁讓我想起香港的美都。
以為學大馬人把咖啡叫「Kopi」,在茶餐室一定暢通無阻?這就大錯特錯!打開華美的餐牌,飲品除了分大杯及小杯外,更有冷、熱及室溫選擇;再看「Kopi」一欄,出現了Kopi、Kopi O、Kopi C、Kopi O Kosong等字眼!迷惘之際請教夥計,原來一般Kopi是指加煉奶的「啡走」; Kopi O中文是「咖啡烏」,意指無奶但加糖的黑咖啡,「烏」正是取其烏黑之意;Kopi C是「咖啡稀」,稀薄的奶,即淡奶也;Kopi O Kosong則是「咖啡空」,空即是零,零即是無添加齋啡。我點了咖啡烏,不久後侍應連碟端來印有綠色花紋的傳統大馬瓷製咖啡杯,厚而矮小的杯身跟香港茶餐廳所用的有異曲同功之妙!不過論嘆啡方式,大馬人的習慣則讓港人看儍了眼:為免熱咖啡燙口,他們會先把咖啡倒進小碟,待凉一點就直接把碟裏的咖啡喝光!對於連刀叉都放到茶裏「洗」的香港人,實在是不敢恭維!
華美茶餐室
地址:131, Jalan Trus, Johor Bahru, Johor, Malaysia
麻坡出品 海南咖啡烏
白咖啡是馬來西亞的名產,但更多大馬人喝的,卻是較重口味的南洋Style黑咖啡。當中白咖啡以怡保的較好,舊街場便是較受港人熟悉的品牌;黑咖啡則不得不提麻坡。麻坡出產的咖啡豆味道細緻,在多個麻坡咖啡品牌中,Cawan Mas Kopi金杯咖啡特別受當地人推崇,它以批發傳統南洋咖啡粉起家,連專業水吧都愛其咖啡味道。
金杯咖啡館在新山有多家分店,其中位於Jalan Dedap的店,裝潢走傳統格調,木製桌椅,昏黄燈光,牆上更貼有一大幅昔日馬拉的黑白老照片。要試真章,一定要喝金杯最有名的咖啡烏,烏黑的咖啡深不見底,卻芳香撲鼻,厚重口感讓舌頭有機會把咖啡層次抽絲剝繭,雖是重口味,卻沒有一點苦澀酸溜;咖啡滑過喉頭,還隱約散發出焦糖及奶油的味道,實在是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的好咖啡。
Cawan Mas Kopi
地址:16, Jalan Dedap 16, Taman Johor Jaya, Johor Bahru, Johor
本土咖啡 一路向西
精品咖啡近年在日本、台灣及香港等地都大行其道,潮流來到大馬,配合當地好山好水孕育而成的土產咖啡豆,潛力絕對無限。作為新山精品咖啡店的先頭部隊,MY LIBERICA開業剛一年已受到愛啡人追捧。老闆是三十出頭的Jason,年紀輕輕就擔大旗,炒豆泡咖啡一腳踢,事關背後有一個家族咖啡園支持!Jason家在Kulaijaya有一個咖啡園,種植的Liberica咖啡豆是MY LIBERICA的主要貨源,就連貓屎咖啡Kopi Luwak都是在自家咖啡園逐粒撿拾!不過有質佳的咖啡豆,也要有好技術把豆子發揮得淋漓盡致才行,這點Jason絕對有信心,他曾在台大念農業系,畢業後花長時間跟老師鑽研咖啡之道,「我學拉花學了半年,又花半年學虹吸式咖啡!」Jason堅持咖啡端給客人前,都必先經他試味,不合格就要倒掉,不惜增加成本以保持高質素,這種堅持只為一個夢想:「用西式手法製作本地咖啡,要將馬拉咖啡推上更高層次。」
MY LIBERICA specialty coffee
地址:73, Jalan Molek 3/10 Taman Johor Bahru, Johor, Malaysia
Travel Memo 馬來西亞新山
持BNO或特區護照者毋須簽證。
查詢:2821 0818(馬來西亞領事館)
乘搭馬來西亞航空來回香港及新山,票價由$3,078起。查詢: http://www.malaysiaairlines.com
1馬幣約兌2.5港元(文中價錢已折算成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