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終在21000點以上收市,只要收市不跌穿上月轉倉時20600的爭持區,維持反覆向上的走勢,就算向下調整,估計20400會有強力支持。上周只有3個交易日,期權Call最活躍加倉行使價是:10月21600 Call(516張)及11月21400 Call(468張)。由於10月向來是大升大跌的月份,由20600點起步,每月最少1000點波幅,再配合21600 Call的期權金上周五最高見130點計算,暫時推測本周向上目標不低於21730,接近250日高位21760,見頂後再調校轉倉位。
西方心理學有一套研究人類性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的模型、稱作海洋人格分式「OCEAN」,認為人類的思想和行為大概被五大特質所影響,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件所產生的多樣回應,除了主體受客觀的環境所限制之外,最根本的原因仍是被主體性格特質所影響。「OCEAN」(海洋)是以下列五大性格特質的頭一個字母串成。
Openness to experience(經驗開放性):熱切追求新知識,或是難以接受新概念?
Conscientiousness(規範性):自律性強,或是喜歡悉性而行?
Extraversion(外向性):愛群體活動交際應酬,或是喜歡獨處?
Agreeableness(親和性):重視群體的和諧,或是堅持自己的信念?
Neuroticism(情緒不穩定性):容易悲觀憤怒,或是樂觀?
港期權普及情況遜歐美
在筆者過千個學生中,有些對股票買賣已經非常熟悉,但上過基礎期權課後總不想嘗試,客觀原因當然是期權是相對複雜的金融工具,但相信主因仍是華人的經驗開放性普遍不足。現時歐美各國期權買賣相當普及,期權書籍、軟件、網站相當多,而中文資源則少得可憐,印證華人對新知識的接受性是相對保守。本港期指成交相當活躍,可能華人較鍾愛「買大細」這類比較簡單、直接、刺激的工具。其實一些資深行內人士仍誤解期權為高風險的衍生工具,與窩輪、牛熊證等工具等而論之。
期權Long Call的確與Call輪、牛證類似,屬於方向性的投資工具,但期權投資者可選擇不同的月份和行使價,風險與回報是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調校,比較靈活。如果有實力接貨可以選較低行使價Short Put賺時間值等接貨,而有貨在手可以Covered Call收取期權金,買股收租,優化股息(Yield enhancement)。
老外相對自我性格較強,投資甚麼或不投資甚麼自行決定,而東方人比較喜歡「跟大隊」,筆者觀察,現時十個有買賣股票的投資者當中,可能最多只有一個亦有買賣股票或指數期權,另外有二、三個買賣窩輪或牛熊證。現時缺乏較廣泛的推廣及教育,期權仍屬冷門的投資。由於指數期權可以配合期指操作,成交較多,但股票期權除了幾隻較熱門的,其他比較冷清。
無論對後市「悲觀」或「樂觀」,皆有相應期權策略,可以控制上行或下行風險,在升市、跌市或橫行市皆有獲利機會。根據最近筆者參與的港交所講座的資料,股票期權是港交所產品中增長率最高的衍生產品,估計會越來越受歡迎。
金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