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專政後,假普及為由,將正楷中文字體無理簡化,甚至胡亂造字,大肆破壞傳統中國文化及其載體。民國遺老稱之為「亡國體」,陳雲則直斥「殘體字」。
本來書法中的字形約簡美學,或日常生活上的一時書寫便利,無可厚非,但現今所倡之簡體,完全以偏當正,屬「二奶充正室」的僭越。
日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採訪主任,在網上登一幀溫家寶悼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手稿書函。一貫溫爺政治宣傳,欲顯示熱愛中華文化,敬重前賢高仕,順道賣弄其毛筆字嫻熟。
不看手稿還好,一看叫人大怒。怎麼溫家寶自己的署名懂得寫正體字,書對方的大名卻用「殘體字」?一邊稱頌人家「一生為弘揚中華文化不遺餘力」,同時卻又寫「殘體」破壞中華文化。若古德明、陳雲等先生看見,肯定激得拍枱吐血。
將「懷」寫成「怀」,「心」旁有「不」已欠大體,偏「怀」字古時另有其字,音讀「副」而解作「怒」。廣東話說「連名都錯」等同強迫他人易名。常云道名正言順,大人光明磊落,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怎想給後輩小娃竄改。
這或非故意侮辱,量溫總也不敢。小「丑」不知「醜」字怎寫,但堂堂一國總理,如斯不懂禮數不識尊重,情何以堪?而逝者更是長輩先哲,這對待按傳統已屬失禮。溫總不知醜,還自以為尊敬,竟將信件拍照公開,是為大不敬。
李歡容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