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期8天的十‧一黃金周長假期完結,旅遊業界原本估計,訪港內地旅客比去年同期的78萬人次增長逾兩成,有機會達100萬人次,但因今年長假期首日是中秋節,不少內地客10月1日甚至2日才抵港,加上內地黃金周期間,內地實施高速公路免收費及油價優惠,令部份內地客改為北上度假,預計整個黃金周訪港內地旅客比去年同期只增長約一成至一成半,總數不足90萬人次。 記者:張文傑
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早前預測今年十‧一黃金周每日約有400個內地團來港,較去年同期多一成,加上自由行,業界本期望訪港內地旅客接近100萬人次,「家初步睇嚟,來港內地團增幅冇預期咁多,整體內地旅客人數亦最多升一成半」。他指很多內地客於9月30日留在家吃「團圓飯」,令黃金周首兩日,來港人數比去年同期下跌。入境處數據顯示,由9月29日至10月3日這五日期間,內地旅客入境數目累計只有約60萬。董耀中稱,10月2日起,來港內地團數目較黃金周首兩日明顯增加,但整體人次比預期遜色,最始料不及的是內地黃金周實施的公路免收費及油價優惠,扯走不少旅客,「佢哋會諗,香港幾時都嚟得,冇必要一定黃金周湧嚟,趁有優惠揸車北上度假比平時慳成2千蚊,咪唔嚟囉」。政府昨公佈,由9月29日至10月6日為止,各出入境管制站錄得的抵港旅客數字約為323萬。
內地客經常歐遊購物
另外,由於很多有消費力的內地客現時經常歐遊購物,很多選擇在當地購買更新款及便宜的名牌手袋等奢侈品,導致近年內地旅客來港時,由以往瘋狂購買名牌袋及珠寶,轉買較便宜的電子器材及日常衣飾用品,今年黃金周在港消費金額預計未如想中般巨大,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前估計黃金周銷售數字增長不大,最多只有6%至8%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