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既殘且舊人多車擠,絕對應驗黃子華所說:呢區係用嚟懲罰懶人!
但世事無絕對,黑白對倒天天發生,既然天生一副趕客面容,不如練就一副好客性格,打出一招「平通港九」姿態,穩奪普羅大眾芳心。於是乎,不妨想像身處草根的北河街美食圈,在三分鐘路程之內,花了8,900元買支30年Macallan威士忌,再用三元買欖角蒸條油烏頭,甜品不如來個兩元的酥皮蛋撻吧!價錢如此分化,精神如此分裂,這就是北河精神─食得就食喇! 記者:曾凡 攝影:伍慶泉
買得唔好嘥
這個美食圈以北河街市政大廈為中心點,井字形四條街分別是北河、桂林、基隆和大南街。站在街頭,舉頭望去,清一色舊式唐樓,密密麻麻的窗戶裏住着密密麻麻的草根階層,每遇到失意的朋友,我都會叫他/她去這區行吓,睇吓,感受吓,所有不快事情都會自動被清洗一空,好過去上生命勵志課程。每朝由七點至晚上七點,旺足十二小時,加埋晚上十點後的天光墟開檔,正式廿四小時無休,生命力就是如此被榨乾榨淨。
在這區的購物人潮之間,流傳着一句名言:「有買錯,無買貴」,雖有誇大成份,但絕對成立。尤其是與食有關的,繞着市政大廈走一圈,百幾檔生食熟食共冶一爐,還未計及街市內那一百幾十檔。於是,清晨,師奶阿婆麻甩老伯來買餸;中午,師奶阿婆麻甩老伯來午飯;下午,師奶阿婆麻甩老伯來嘆茶;黃昏,師奶阿婆麻甩老伯來買餸,生活騷天天上演。對喜愛老舖的人來說,這裏是個天堂,好些老舖幾十年來,人在變,貨在賣,就是環境裝修一成不變,就連櫃內那張單據,竟然一擺,便十年,真怕一碰便碎!
能來、會來,這區的人,都有一種尋寶的心態。那個寶,人各有異,有人是因為價錢,有人是因為氣氛,有人是因為懷舊,有人是因為食味,有人是因為雜亂,當然亦有人是因為以上各種因素。在逐漸消失的老區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張購物清單。
北河街 日晚兩種風景
像大數市政大廈一樣,這裏的二樓亦是熟食中心,歷史也近二十年,中心內十幾檔小店有粥粉麪飯有茶餐廳有點心舖,照顧區內食客,多年來也沒有大轉變。但當黃昏落幕後,其他店陸續收市,大利便開始版圖擴張,逐一在其他店前的桌椅擺放杯碟餐牌。六點,賓客開始出現,大小餐枱,逐一攻陷,七點未到,已然滿座,筵開百席,聲勢嚇人,拍得住Hyatt Ballroom。枱枱幾支大啤,人人顧住吹水,無人開飯嘅?原來這段飯前歡樂時光,讓勞動階層先來透透氣,吐吐苦,難怪啤酒妹妹穿梭全場,忙到停不了手,「呢度人人都隊啤,最勁一晚賣成千支架!」
講到食,招牌名菜應該不少,問大廚有甚麼好推介,「推咩介呀?做乜㗎你哋?採訪?頂,你嫌做我唔死呀?仲嚟採訪?」由於大廚不肯透露,老闆從中解圍,「燒鵝喇,我哋啲燒鵝好得㗎!有客特登由西貢出嚟食㗎!」仲有呢?「雞腳喇,豬手喇,枱枱都叫㗎!」這幾味,的確係枱枱叫,伴酒菜,誰不愛!至於各項小炒,老實說,不算突出,到底廚房空間有限,要碟碟出品精采,沒可能,但到底是鑊氣小炒,碟頭大,價錢平,與老友吹水聚舊吃喝一整,沒難度亦沒人催趕,已經值得捧場。
a.大利美食中心(2360 2808)
地址:北河街市政大廈2樓
越式滴漏在飄香
在熟食中心左邊最角落,有一間不起眼的越南小店芽莊城,菜牌上只有粉麪和小食選擇,摸上門的,十居其九跨區搵食,而且是年輕人居多,明顯是口碑載道。在「人人都是美食家」的年代,一家店的好壞,一個網絡平台足以搞垮或捧起一間店。「我呢度開咗成年,直至有雜誌報道,至有人知。」一傳十,網上食評又有不少試食報告,「有人講無用㗎,如果你啲嘢唔掂,係咪咁講?」看得穿,睇得透,果然誠意可加。
對於東南亞美食,我一直認為由本土人掌廚才會有原來味道。老闆關先生是越南華僑,這已經值得加分,看過其餐牌,粉類做主打,其中一味越式蝦膠扎肉番茄湯米粉可謂招牌作,湯底番茄味濃厚,蝦餅又彈牙,米粉又夠索味,相當好食,而且隨湯粉送上包括金不換、青檸和紅椒粒的調味品,跟足越南風味,魚露又是自製,處處見誠意。最令人期待的,還是那杯滴漏咖啡,放入兩羹越南咖啡粉,倒少少熱水讓其膨脹,再慢慢倒入熱水,讓其滴出一杯濃香咖啡,放少少煉奶,味道口感充滿亞洲風情。啊,忘了告訴你,這裏一碗細的粉加一杯滴漏,才$23,是不是有點過份?
b.芽莊城越南菜(2725 2338)
地址:北河街市政大廈2樓10號
老好醬料風味
「衰仔,落街買五毫子麪豉返嚟!」,「乜記,聽日送十斤米嚟,要上次嗰隻絲苗!」這些對話,年輕一輩沒聽過,年長一輩懷念過。時至今日,糧油雜貨店差不多被超市取代,款款獨立包裝乾淨得體,但就是欠缺了一份食物的情味。
走過泰興很易走漏眼,門口擺賣着雞蛋、蒜頭、老薑等暢銷品,反而走進去,一列醬料玻璃瓶才是焦點。店內清一色叔父輩店員,「要乜呀?」呢排醬料好似好正,「梗係,我哋自己做的。」呢幾種係乜醬?「呢隻係麪豉、柱侯,黑啲呢隻係古勞麪豉,古勞即係鶴山一個地方,出產既麪豉比一般濃郁好多㗎,用嚟蒸魚蒸肉最好食!」咁畀三蚊我。呢包又係乜呢?「茶瓜,拌飯食,以前啲人有句口頭禪:『茶瓜送飯,好人有限』!」咁好笑,乜解究?「以前啲人有病,無胃口,就用茶瓜來拌飯食,所以咪好人有限囉!」哈,果然old skool!店內所有醬料醃菜都在新界的調順醬園自製,這名字很明顯出自「風調雨順」,古人取名,還是意頭最重要。
若你在店內打爛沙盤問到篤,包你大有收穫,比如花生油哪出品最香最醇;米舖的米與超市的有甚麼分別等。以前的通識,變了今日的專業。你問,學來做乜?沒甚麼,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學問。
c.泰興糧油雜貨店(2386 2568)
地址:北河街70號
三餸良心套餐
如果這間平價飯店不是被傳媒發掘,誰會知道老闆高佬明的故事?哪位女士會甘願忍受麻甩叔父們打雀眼光下吃鳳爪排骨飯?高佬明真是良心老闆,他每日免費派飯給窮人,又特意弄出幾十味小菜,以平到離譜的價錢照顧街坊。我最喜歡他的「窮人也要吃得好」論點,還要實際行動,全部用於餐廳出品之上,例如去菜欄買平貨、去元朗買盤底頭抽、堅持不用國產生粉、巨型雪房預購大量蔬菜,店裏一切,自己能做便自己做,能修便自己修。每逢中午和黃昏,門前永遠人頭湧湧,三個阿姐服侍成村人,一個要買三餸飯分開盒盛載,一個要蒸飯加西蘭花,一個要半邊白切雞加燒肉,一個接一個,手快腳快,無話甩拖。
d.北河燒臘飯店
地址:北河街50號地下
冰杯銀菊露
凉茶舖都有一種特有的味道,那不是藥味,而是閒適味。你可有見過人擠人的凉茶舖?沒有!這間東莞佬也一樣,淺綠色的牆壁已經夠懷舊,1948年已在深水埗設店,這裏的凉茶,聽說依足阿爺秘方,廿四味藥煲上寫的凉茶功效牌子,就是其筆迹。本人最愛是其銀菊露,淡淡的菊花茶香加上蜜糖的清潤,用經典飲冰杯盛載,有時炎炎夏日,走過都會因為那隻杯而停下來,再看着店中的風扇在轉,一轉眼,凉茶舖和人,都一齊老去了。
e.東莞佬凉茶
地址:北河街41號
威士忌重鎮
本來北河街這些老區最好賣應該係孖蒸三蒸,飲得起竹葉青都已經係對酒精有要求。老實講走入世光,全因櫥窗擺了幾支日本山崎威士忌。店內一邊賣藥一邊賣酒,舉目一看,品牌相當對路,既有Glenfiddich、Black Grouse、Balvenie、Glenrothes和日本Suntory的出品等,最矚目要算頂層那幾支木盒Macallan,Fine Oak Triple Cask的21和30年都有,接近萬元,珍貴非常。試問老闆不愛酒,顧客不懂酒,又怎會有此珍藏出現?
f.世光酒藥行(2386 9149)
地址:北河街90號
基隆街 兩元救條命
如果你在深水埗跌了兩元,記得執番,因為這兩元,夠買一個蛋撻,或者可以救回一條命。早前社會興講「良心店」,在基隆街的櫻桃麪包因$1.5一個雞尾包,於是惹來全城感謝,電視採訪。可惜物價始終越來越貴,現在的雞尾包,已經要$2,或者$3.5兩個,加得都算克制;而最抵食,仍然是蛋撻,之前$5有三個,現在$6三個,計起來才兩元一個,買一打才$24,還有酥皮和牛油皮之分,份量絕不失禮,日日賣成二十底,真正由早到晚個個鐘頭有撻出爐,難怪無時無刻來買都熱辣辣。
g.櫻桃麪飽西餅
地址:基隆街263號
粉麪歷史博物館
新德明,好明顯幾十年來沒有作過任何改動,抬頭看看那一手精緻的立體字招牌,還附有題字人的簽名,這種排場,明顯是大店所為。不過留意「德明」之前,用紅筆加了一個「新」字。現任老闆說,「呢間麪廠都有七十幾年歷史,我接手就幾年啫!」走進店內,一枱一椅一櫃,絕對肯定七十年前同一個模樣,「乜都無郁過!」無郁過便好了,直衝入店內做麪工場,那些打麪機器、焗爐蒸爐,全部幾十年歷史,難道沒壞過嗎?「壞了就自己整,好易㗎啫!」店裏出品,甚麼麪都有,蛋麪、蝦子麪、伊麪、上海麪、北京掛麪……都是不同師傅製作。師傅每日來一轉,做起即日所需,便離開,換另一個師傅上場,日日如是,「通常靚嘅麪我哋自己做,好似蝦子麪咁,花心機嘛,邊有人肯嚟幫你搞!」除了門市,附近食肆,好像信興茶樓,便是他們的長期客仔,至於來買粉麪多是街坊熟客,而且價錢便宜,蝦子麪一斤才六十元,「我都唔知人哋賣幾錢,總之我賣得唔貴就得喇!」一個上海麪才$4.5,份量之大,拌上葱油,可以分兩餐來吃,沒理由仲食即食麪啩!
h.新德明粉麪廠
地址:基隆街254號
老派糕點
深水埗好怪,有些店,未裝修過,彷彿一開始是這樣,就這樣。幾十年過去,外面事過境遷,這裏人面依舊。鴻發自1955年營業至今,每日凌晨四點已經開始製作糕點,也像店子一樣,多年不變。缽仔糕是用真正瓦製缽仔盛載,傳統的黃糖紅豆味道最好。至於另一馳名是鬆糕。鬆糕又叫鳳眼糕,因糕身有一個個大氣孔;有人又叫佢做豆泥糕,這裏用古法以黃糖漿蒸製,效果比白糖更甜。店裏長期陰暗,頗有國內餐廳特色,大家以為只供外賣,其實早上也供應粥品,用來配糕點一流。下午沒客人,店裏變身麻雀房,齊齊來打幾圈,這種家庭風味,才是幾十年老店所應該保留的優閒生活。
i.鴻發糕品(2386 1034)
地址:基隆街251號
基隆街 滑滑豬油腸粉
燒賣牛肉粉果炒粉麪甚麼都有,但最出名就係豬腸粉。事關腸粉工場就在店後,十幾年前同一舖位連堂座都沒有,也是日日排長龍。其腸粉真正好食,雖然蒸煮時間不夠,但勝在夠新鮮,軟糯之餘又夠滑溜。另一秘方是花生醬料加入了豬油,那種香味是其他所不能取代的,不過素食人士就要注意了。其他小吃,燒賣乒乓波咁大粒,內有菇粒,也算是腸粉外不錯的選擇。
j.合益泰小食(2720 0239)
地址:桂林街121號
永遠的蛋牛治
當酒樓的蒸牛肉球用的已經不是牛肉時,又或者大部份茶檔的蛋牛治都是罐頭出品時,新香園的蛋牛治仍然用新鮮牛炒香再落蛋漿來炒,已經可以與各方擁躉有個交代了,至於那片麪包,烘還是不烘,各有偏愛,不過一口咬下,蛋牛的汁液沾在軟腍的方包上那種合而為一的口感,又的確係幾好味道。近年物價飛升,尤其牛肉,貴得嚇人,不過對小店來說,打出名堂就要堅持,千萬咪偷工減料。除了蛋牛治,我反而欣賞他們凌晨時段的生滾粥,全部即叫即煲,尤其冬日,來一個生滾牛肉粥,加隻雞蛋,另一個蛋牛吃法,一樣咁正!
k.新香園(堅記)(2386 2748)
地址:桂林街38號A
水滾茶靚點心香
要數香港老牌茶樓信興一定份內有名,隨便在街上捉個人問,信興喺邊?大都知道,碰啱搵個上了年紀的叔父輩一問,還順帶講多句:「你搵信興做乜?我係忠實客仔」,飲茶囉,唔通去借電話咩!「兄弟,咪坐錯我個位喎!」我開始懷疑,信興不是一間茶樓,而是一個基地:晨早六點,熟客蒲頭,各自各冲壺靚茶,講明是茶樓,當然要水滾茶靚,有人喜歡濃,有人喜歡清,自己落手最實際,點籠點心,嘆報紙,有時你一言,我一語,鬧鬧政府,批評政黨,各有各擁躉,一坐,就是兩個鐘,天色漸亮,各人四散東西;到了午飯,又再聚頭,繼續未完話題,第二天,準時恭候。說是基地,就是這意思。
至於食物,傳統的豬肚燒賣、鴨腳扎等依然吃得到,也是茶樓師傅自家製作,朝朝四五點開工即做即蒸,用料不算講究,味道也不特別,卻吃得出那種傳統平民百姓的平實風味。點心還是推着車仔叫賣,老人家節儉,一碟鯪魚球加碗白飯,就是一餐,相比起附近茶餐廳,不是特別便宜,但有杯熱茶下肚,不如白開水般清淡,也是種實在的溫飽。
舊式茶樓都很注重茶葉質素,通常更會自設茶倉讓茶葉陳化,越陳,茶便越香濃。信興也不例外,茶倉就在樓上,茶葉朝朝溝,飲慣的人客,搬離此區,日思夜想,惟有買回家自己泡,聞着茶香,想念茶友天天高談闊論的日子。
l.信興酒樓(2386 8946)
地址︰桂林街95號A
老派冰室嘆件撻
華南冰室一直沒被大肆吹噓,不知是幸還是不幸,起碼想食件蛋糕飲杯茶走不用企門口等入座。開業三十幾年,冰室用以懷舊的室內裝修、卡位、吧枱等依然不變,舉起相機雖未至於驚喜處處,但那一堵以綠白防火板相隔的牆,叫做有個交代。周老闆說,他們的奶茶咖啡最香;茶水師傅話,佢企吧枱都十幾年喇,日冲百幾杯,永無失手㗎!食物方面,雖然茶餐組合永恒不變,叉燒意粉加炒蛋多士,但對很多人來說,店前的玻璃餅櫃仲有吸引力,合桃蛋糕、 椰撻、蝴蝶酥等等,西式糕點老情懷,只有舊派冰室還有保留。從來英國人的下午茶,就是一杯茶一件餅而已,點會啪多碗餐蛋麪㗎!
m.華南冰室(2728 0182)
地址:桂林街87號
大南街 秘店焗飯最出色
餐廳開在深水埗比較偏僻的大南街尾近警署對面,附近又全是回收電器舖,行人路永遠堆滿二手電腦電視機,門前馬路又雙重泊滿貨車,非地膽,絕對不知這裏有間隱秘餐廳。開業差不多二十年,街坊生意為主,沒甚麼必殺技,只是用心把食物做好,比如熱賣的焗豬扒飯,豬扒仍然厚切,飯底炒得香,茄汁酸甜平衡,包湯包飲品才售五十多元;咖喱又是好吃的熱賣食物,點一味咖喱牛腩飯,汁與肉一吃便知是一起燜的,絕非汁肉分離那種濫竽充數貨色;晚上又有越南二人套餐,大頭蝦、春卷和原隻菠蘿炒飯等等,實實在在,食番餐好。
n.星河餐廳(2728 8371)
地址:大南街3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