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光(084)旗下時間廊未成立之前,本港已出現很多賣中價錶的水貨店。不過二十多年後的今日,寶光主席黃創增認為,水貨店生存空間開始收窄,「租金根本不容許你劈價,劈價即係你原本應有的毛利不賺,不是生存的方法。」
在金百利開錶店的James受訪時,就大嘆生意已變得很差,已有心理準備年底「光榮結業」。James在金百利賣錶已十多年,以往賣錶毛利高達三成,盈利都算可觀。但自智能手機面世,手錶便開始失寵。
雖然自由行出現補回流失的本地客,但自由行生意不易做。「遊客主要會在街舖買錶,根本唔會行上嚟。」
他無奈地表示,這類小型錶行更受租金上升的打擊。經過早幾年大幅加租,加上今年生意大跌三成,所以今年只敢再續租一年,「生意冇改善,年尾就可能關門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