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時鐘 - 左丁山

人體時鐘 - 左丁山

十月一日寫「跑步聖經」,提及陳啟明教授等人編撰嘅兩本新書《健康跑步樂》與《健康游泳樂》,中貿林睇完就在午飯後去書局「搜購」,但遍尋不獲,問左丁山去邊度買得到?真係唔知,呢類小書並非大出版社/大書局出版,有時係難在市面搵到嘅。
又有一位熱心讀者來郵,引述一位Zhang教授之言,指長期跑步對腎臟有不良影響,而美國一位主張緩步跑嘅專家就在五十歲時因心臟病而死,問左丁山有冇回應,左丁山又係唔識,最多他日再撞到陳啟明教授,向佢請教此問題。藝術B來電話:「乜買鞋要在下午買嘅咩,下午對腳會大啲㗎?真唔真呀?」真啩,教授們唔會講錯嘅。
我地對呢類日常生活之微細處,其實有好多嘢唔識,譬如左丁山每每在下午四五點寫稿,有時寫得幾辛苦,不知從那處落筆。十月四日嘅《華爾街日報》居然就有一篇特稿講一個人應該配合「人體時鐘」(Body Clock)工作,特別有效率,兼且減少受傷機會。
《華爾街日報》引用美國不同大學,不同心理學家,不同人體專家嘅研究結果,做一個撮要,甚有參考價值。原來在創作與啟發性思考方面,晚上九時後,人體逐漸疲倦,大腦最為開放,靈感時間到了!呢個時候就係最佳創作時期(大家明啦,記者、編輯,好多廣告創作人都係在九時後先至識做嘢嘅!)其他時間又點呀,嗱,有個時間表:
(一)早上起床後,寫電郵、寫微博;(二)早上九時精力充沛能處理難題,宜下困難決定,例如炒下屬魷魚;(三)早上十點,人體溫度上升,記憶力及集中力最好,宜閱讀文件、報告;(四)下午二時吃午飯後,最好小休片刻,瞌吓眼瞓;(五)下午四點,眼與手最為配合,宜做勞動工作,例如髹漆、手作工夫;(六)下午五時,肌肉力量與靈活性到達高峯,下場踢波、打壁球之類活動最好,不易受傷,英超球賽多在下午舉行,原來有道理。呢張時間表,唔知有冇人可以照足嚟做,做老闆或者可以得嘅,打工仔在午飯後小睡?你估係三十幾年前嘅大陸咩!左丁山係自由工作者,可以講少少秘密,每日中午時份瞌一瞌,成日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