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退役的姚明在5月時,向中國體壇提出「一體兩制」,簡意就是建議將中國體壇的管理制度一分為二:一類是中超或CBA等職業聯盟自負盈虧;另一類就是如現行般,經體育局管理運動員。
有膽量在中國提出「一體兩制」,可見姚明在中國體壇地位。他早就出國打波賺美金,擴闊視野之餘,亦可自己管理財政,加上現時是CBA班主,當然希望自由自在發展。兼且一旦姚明的努力能夠成功,既可推動中國籃球,亦可成為超級個體戶。雙贏!
中國體育發展時間不及歐美,但增長速度驚人,很多項目尚未有職業制,卻已誕生了吸金力特強的運動員。例如在倫敦奧運先擊敗朴泰桓、後再破世界紀錄的孫楊,在姚明早已退役、劉翔暗淡後,孫楊肯定會成為中國體壇最耀眼的明星。
然而問題出現了,廣告合約排山倒海送到孫楊面前,於是同時間有5個不同團體代表站出來,自稱擁有孫的代理權,當中包括私營公司、孫楊家人以及游泳管理中心,全因為他將會有等同劉翔、李娜、姚明等的商業價值。
但看那邊廂的「大運會」,孫楊耍大牌搞出負面新聞時,5個代表並沒為孫搞好形象公關工作,最後新華社出聲,要他提高個人素質。由小伙子變明星,既沒有聯盟的體制,又不想由體育局管理,能有第3條路嗎?
其實中國那麼大,運動項目繁多,要真正合乎國情,只得一個制度實在不行。
文:龍華琛
有線體育主持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