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過其門 - 張灼祥

三過其門 - 張灼祥

都說好的了,五年之內不會回去。那為什麼每趟在路口經過,總是忍不住望過去,看看是否有認識的人剛從裏面走出來,要是剛巧路口紅燈,我的車停下來,說不定有人與我打招呼呢。
從長沙灣開車前往又一城,按理是不用經亞皆老街的。為什麼不自覺就駛經彌敦道,再入旺角道,出花園街,經亞皆老街,再轉入窩打老道,是不是走了很多冤枉路呢。是潛意識作怪吧,是要經過那路口,才覺得踏實,第一趟駕車經過時,竟想趁着天已暗下來,從車路上去一分鐘,沒有人會察覺的,結果還是忍住了。
第二次經過,不想上去了。捱過第一個月,到第二個月會易些受控,然後,該不成問題了。二十年前工作的地方,離開後回過去三次,就不想再去。五年之後,說不定那時已不會有非要回去看看的理由了。
就像十多年前,遇見一些穿着當年那間學校校服的同學,會忍不住多看一眼,而當那幾位年輕同學,望我一眼,沒有任何表示,我便知道,他們已經不知道我是誰,因此,我們不用打招呼了。
上星期五在又一城電影院排隊買戲票,前面的年青人打着的校呔,我一眼就知道他是那間學校的學生,這位高年級同學從側回望,突然票也不買,與同來的女同學一起消失在人群中,他的反應來得太快了,我來不及請他不要走,繼續買戲票(三級電影也可以看呀,只要他年滿十八歲就成)。那位同學或許有此錯覺,我還可以管他的呢。
人的記憶力沒想像的好,離開不過一個多月,有等事,有些人,已淡出了。再過些時,我的口述歷史儘管與事實已有所不同,看來仍可以說出一些感人的片段,故事容或誇大了,感覺卻是實在的。
不用刻意去記下什麼,亦不用刻意去忘記什麼,不要說十年前的事了,去年所發生的,多已忘記了。
第一次,第二次經過那路口,仍會想:會有認識的人出來麼,到了第三,第四次,不會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