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接受器官捐贈後積極面對人生的故事固然令人鼓舞,但捐贈者及其家人遺愛人間的經歷同樣令人感動。瑪嘉烈醫院深切治療部醫生蕭旭亮表示,曾有一名20多歲女病人,與丈夫新婚一年,本應甜甜蜜蜜,卻突然因腦出血入院,依賴強心針和儀器維持生命,丈夫主動提出捐贈妻子的器官,勇敢的決定感動了醫護人員。
這名女病人因血壓不穩,無法接受手術治療,一直在深切治療病房留醫。醫護人員本來已「打定輸數」,認為女病人的丈夫不會同意在妻子死後捐出器官,豈料他卻主動提出捐贈愛妻器官的意願。就在女病人彌留之際,這位丈夫因愧疚自己一直對妻子未夠好,遂於病房內為她唱情歌,還為她送上花束,希望在妻子人生最後的旅程上,為她留下難忘回憶。
「要畀時間家屬接受」
今年初另有一對夫婦的故事也讓蕭旭亮無法忘懷。他憶述,該對夫婦駕駛電單車期間發生意外,丈夫輕傷,太太卻重創命危。女方的家人意外後一直怪責肇事丈夫,又經常質疑醫生的治療方案是否有效,「我哋冇諗過啲屋企人會願意簽字捐器官」。但當女傷者被判定腦幹死亡後,其家人又出乎意料地同意捐出她的心、肝和腎等,救活多人。捐贈器官後,該丈夫與妻子家人的關係也稍為改善。
蕭旭亮說,這些個案讓他明白,即使家屬同意捐出病人器官的機率看來不大,但負責器官捐贈的醫護人員也不應錯過每個機會,「要畀時間家屬接受,等佢哋自己做決定,唔好咁易放棄」。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