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的業權曾惹官司,纏繞11年,最終由已故慈善家李寶椿的第八子李兆堃保有業權。據記載,紅樓所在原為青山農場,由孫中山追隨者、香港商人李紀堂出資購入,1901至1911年成為興中會的革命基地,在此製造、測試和放置武器,以及商議起義活動、逃避滿清追捕。
李寶椿後人保業權
李紀堂的幼弟李寶椿後來承繼業權。李寶椿第八子、現年逾70歲的李兆堃,於1993年入稟高等法院,向佔用青山農場舊址的16人,包括紅樓住客,收回業權,以防住客逆權侵佔。官司糾纏11年,其間辯方代表黃祥(生於1936年,國民黨黨員)的宣誓書指,1894至1910年期間,有很多革命同志短暫居於該地段。1911年孫中山革命成功後,該地亦曾成為革命人士的居所,其後曾建立青山農場集體農莊。由於李紀堂已將該地贈予興中會,即後來的中國國民黨,故應永遠贈予國民黨。該案並無判決紀錄,但2005年有報道指,住客最終只獲暫居權,沒有業權,一旦收到業主的搬遷令,便要搬走。不過,業主也一直未下令住客搬走,據講也不知道紅樓被「劏」。《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