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芊陌:不能吃蛋的孩子 - 蕭煒春

悠遊芊陌:不能吃蛋的孩子 - 蕭煒春

秋風一起,家裏最常聽到的是打噴嚏的聲音。小悠一大聲「乞嚏」,小芊像和音般鼻水嗦嗦的和應着。兩個都是敏感體質的孩子,入秋固然煩人,其實每次季節轉換,無論春夏秋冬,壞透了的敏感原都有跑出來肆虐的藉口。 作者:蕭煒春

打噴嚏與流鼻水是各種敏感反應中,差不多最輕微的兩項。隨着環境越來越污染,過敏症在香港也越來越普遍。所謂過敏症,即身體的免疫系統儍了,將本來平常、甚至是好的東西,當作壞蛋看待,因而產生對抗性反應,出現流鼻水、濕疹、咳嗽等徵狀。資料顯示,香港每十人便有四人患有鼻敏感,兒童中更是每十人便有五個;每五名兒童就有一人患有濕疹,當中逾三成同時受食物敏感困擾。
小悠有很嚴重的濕疹,關於與病魔搏鬥的經驗,差不多可以著書立說,今次想先談一談濕疹的近親——食物敏感。我不是醫護人員,談的只是一己的經驗,關於濕疹,我傾向推薦看中醫,至於食物敏感,最好不要瞎猜亂戒口,正正經經做一次測試吧。
小悠在嬰兒時期已有濕疹,曾進行皮膚點刺測試,將不同的致敏原用針刺入皮膚,十五至二十分鐘後,用肉眼視察哪個針位出現紅腫。因她全身「無忽好肉」,手內側、背部都用上了,才勉強湊出足夠的好皮膚進行檢測。測試在兒科醫生的診所進行,前後短短三十分鐘,收費一千二百元,已包括醫生的解說費。除了對牛奶和塵埃有輕微敏感外,沒看出甚麼端倪。
醫了很多年,小悠的濕疹病情繼續反覆,有時更會突然整張臉浮腫起來,連眼皮也睜不開。外觀影響心情,她已不是小女孩了,九歲、十歲的孩子已很有少女味,一覺醒來一照鏡子,哭着說不要上學,做媽媽的真的痛在心。「課一定要上的。你的朋友都不介意你的外表吧!取笑你的人,是不明白這其實是一種病。」我也在擦眼淚了。「媽媽一定會用盡方法,直到把你治好為止。」
我們一直以為是濕疹作怪,近年才發現,這種突如其來又反反覆覆的腫脹,元凶更像是食物敏感。於是進行了另一次驗血測試,抽取數滴血液送往化驗所分析,收費約二千四百元。結果較預計的嚴重,在零級等於不敏感(No Reaction)、六級為極度敏感(Extremely High)的七級表列中,小悠對雞蛋和鴨蛋的敏感度達最高的第六級;牛奶、乳酪為高度敏感的第四級、小麥、蠔、海帶則屬中度敏感(第三級)。

不帶雞蛋和牛奶而味道較好的零食。

Gluten free diet近年開始流行,網球名將廸祖高域是奉行者之一。

弊傢伙了!雪糕、麪包與蛋糕都是孩子的至愛。女兒家愛美,惟有勉強忍口。全家的飲食習慣也需因此調節,免得她天天眼看手勿動。早餐最麻煩,沒有雞蛋、麪包與餅乾,要天天早起煮米粉、焗薯茸或做飯糰;甜品永遠是豆腐花;小籠包、雲吞與麪條,除了她不能常吃的小麥外,一般加了雞蛋,不能碰。早幾天的中秋節家庭聚會,一時不慎給她吃了很美味的鮑魚汁炒飯,表面沒異樣,但原來大廚先生將米用蛋液浸過才炒……這是小悠眼瞼、面頰突然又紅腫了,追查下發現的。
香港的標籤法例粗疏,單看食物標籤,敏感孩子很易「中招」。「幸好」香港患有敏感的人為數不少,病人互助下組成了一個社群,在找尋適合敏感兒童食物的過程裏找上了Little Giant,是一間專門為敏感症人士或自閉症兒童提供食材及用品的店舖。店主Eva的兒子同樣患有食物敏感和濕疹,還加上過度活躍症,在七、八年前的香港真是「搵食艱難」,還記得當年往餐廳用膳,想來一客炒飯「走蛋」,侍應即擺出一副難以置信兼嫌棄的表情。Eva忿而自行往外國採購合適食品,開店其實是助人自助。
這些防過敏食品價格較坊間同類產品貴兩三至五成,而且味道多數很古怪,自小慣吃沒問題,但對小悠此等成長了才開始戒口的小孩,預了他們會很挑剔。以下是由小悠提供的食評:麪包可以不考慮,沒有雞蛋的麪包,任何製作方法都神仙難救;朱古力一樣,純朱古力實在不易接受,改吃其他零食吧;不能吃雪糕,可由純果汁製成的冰棒Smooze替代;沒有牛奶可喝豆奶,其他粉末冲劑味道都是怪怪的;餅乾以朱古力味的較有保障。要注意的是,這些健康食品一般不含防腐劑,保質期很短,我已忍痛丟棄了數包餅乾、一盒不含雞蛋的蛋糕粉和一盒雞蛋代替品。
雖說濕疹越嚴重,患食物敏感的風險越高,但處理了一樣,另一樣是不會自動消失的。在嚴格戒口大半年後,小悠眼面的紅腫情況明顯改善了,終於可帶着一張光滑的臉蛋上學,但身上的濕疹還是很難纏。醫治濕疹,方法依賴科學,動力來自哲學,決心就要靠形而上的心學;漫長的戰鬥持續,總之希望在明天。

位於銅鑼灣的Little Giant,店名意思是讚許敏感孩子能勇敢面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