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百日】
【本報訊】選舉論壇、造勢大會、江湖飯局、就職典禮……,曾經,他們都被冠以「梁粉」之名,在台前幕後,近距離見證梁振英登上特首寶座。但三個月後,「梁粉」們在高官落區、國民教育科風波等爭議聲中,一次又一次感到失望。看清楚掌權後的梁振英,「梁粉」們認為他未能掌握民意、做不到公正、兼聽,甚至驚覺他「城府太深」,「都唔知佢內心世界係點」。
記者:姚國雄、陳雪玲、鄭啟源、莫劍弦
劉夢熊:不懂政治城府太深
梁振英參選特首,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一直高調力撐。眼見梁振英上任三個月,國民教育、新界東北發展,政治炸彈爆完一個又一個,未被招入閣的劉夢熊毫不客氣力數梁班子種種缺失,認為最大問題源於梁不懂政治;就連問責官員、行政會議成員極其量只能做好份工,絕非「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人才,面對泛政治化的社會氛圍,又怎不焦頭爛額?
梁班子有三弱
劉夢熊直言,梁振英出任特首以來「日日都係受難日」,他認為問題癥結在於梁振英本身不懂政治,延攬的問責官員、行會成員更是三弱:政治上弱、心理素質弱、戰鬥力弱,形容他們只會做低層次的事務性工作。班子弱,做事眼高手低,梁振英參選時多番強調施政要有願景,劉指出,梁班子上場三個月,不見有宏觀政策,至今只是頭痛醫頭。
他以國民教育為例:「佢選舉時話,『我一張紙、一支筆、一張摺凳,你願講,我就願聽』,咁佢最好第一時間落去搵絕食學生理性溝通、辯論囉。」梁振英最終只過場式探望絕食學生,「白白將個話語權讓畀人。」
國民教育、新界東北發展等政策早在「前朝」進行,為何到梁接手就激化,惹來社會反彈?劉夢熊直言,港人懷疑梁振英是共產黨員,不相信他會捍衞香港核心價值;劉不諱言,民建聯、工聯會等選委是在最後一刻、中央「㩒制」才票歸梁營,「香港輿論覺得,如果真真正正由選委投票,佢(梁振英)根本冇機會,化不可能為可能,同中聯辦做工作有直接關係。」
「吓吓忌住北京」
劉夢熊續稱,梁振英的地下黨員形象深入民心,但上任後又不懂洗底,「吓吓忌住北京」,早前曾健成等保釣人士登島返港,「可以去攞分嘅地方都唔識攞,阿牛係民主派又如何,你身為700萬人嘅特首,唔係只做建制派特首,去接機證明捍衞核心價值。」
劉夢熊直言看不透梁振英:「佢城府太深,我撐得佢最多,但都唔知佢內心世界係點。」
鄭希暄:做騷急進處事不公
曾擔任梁振英私人助理長達六年的鄭希暄(Scott),在梁當選特首後各行各路。昔日貼身追隨梁振英,現已離開梁營,變身時事評論員。鄭希暄日前接受訪問時品評前老闆,認為梁振英非高票當選,又被認定要執行政治任務,若以強硬態度處事,只會適得其反。
凡事強推適得其反
梁振英由行會召集人爬上特首寶座,其間鄭希暄一直陪伴左右;他指出,梁振英上任特首後,要面對山頭眾多的政治格局,作風不應如此強硬,尤其梁只屬低票當選:「你新上場,唔使所有嘢都要硬上、硬碰,選委會1,200人,佢都係得600幾票(支持),唔係一個大數目、高票數當選,佢真係唔係一個好強勢(政府),雖然佢好想做強勢。」
不少人已認定梁振英當選後要執行政治任務,鄭希暄指出,梁若採取強硬手法,只會加深這個負面印象。
他以國民教育為例,稱梁振英一路強硬,直到立法會投票日前一晚,才作出讓步:「呢個(讓步)立場早啲講,係可以化解到好多問題。」
前老闆一上任便與局長拉隊落區,想營造走入群眾的印象,但鄭希暄批評做法過於急進:「局長張凳都未坐暖,就揸住啲好簡單嘅信念去見傳媒,好易出事;典型例子就係吳克儉,國民教育就係佢一句說話惹起問題。大家準備未充足、未熟練,未做好功課,出嚟就逐件出事。」
「做特首應該公平」
落區安排還令梁振英的形象添煩添亂。鄭希暄指出,梁振英只出席由「梁粉」主持的交流會,令市民感到不公正:「佢又話要公正、要兼聽,但其實佢自己都做唔到,別人觀感係佢講一套做一套;做特首應該公平,同不同持份者要有對話。」如今梁振英民望不斷沉底,鄭希暄說這是他意料不到。
他提醒舊主,現時已失去不少中產的支持,要守住基層支持,否則民望會繼續下跌。
姜炳耀:輕視民意愛耍官腔
姜炳耀於08年當選十大傑青,他認識梁振英四年,在今屆特首選舉期間,以「梁粉」身份為對方站台拉票,見證友人「升呢」做特首。姜炳耀指出,政府未能掌握民意,輕視民意反彈力度,結果在國民教育科及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等議題掀起火頭;作為「梁粉」的他也要承認,政府表現未符預期,表現只是剛合格,期望特首增加與市民溝通,改變目前困局。
「用嘅詞彙令人感覺唔好」
姜炳耀08年獲選傑青,當屆傑青評委會主席正是梁振英,兩人此後成為朋友。
姜透露,梁平日會主動致電問候,也曾邀請他到捲入僭建風波的山頂貝璐道大宅晚餐,「佢唔係講大話嘅人,可能入政府後,做官有一套官腔,用嘅詞彙令人感覺唔好」。
姜炳耀深信梁振英始終如一,國民教育及新界東北發展爭議,與其誠信無關,問題癥結在於政府未能掌握民意。
癡心梁粉表示,兩大議題都屬大是大非,比較敏感,雖說是上屆政府的政策,不過梁振英也有問題;面對社會趨向兩極化,無法準確掌握民意,輕視民意反彈的力度,「嗰本國情專題教學手冊,我睇咗幾頁已冇眼睇;時勢變咗,政府係咪太急,輕視民意冇去尋求共識?」
姜炳耀指出,梁振英上場後只忙於救火,未有大作為,表現與預期有出入,若要評分只得剛合格的51分;他期望政府推行政策前,應循更多渠道收集民意,改變當前的施政困局,「你靠區議會拎民意,好多市民見到建制派議員已經唔想傾,民意係咪準確?最少都要搵有認受性,人哋肯同你傾嘅特使去做。」
星之子:處理國教是致命傷
梁振英七.一「登基」當日,曾邀請來自不同階層的市民做嘉賓,以示香港700萬人是一家,「星之子」陳易希是當日就職典禮座上客;不足百日,他已對梁振英改觀,認為市民對其捍衞香港核心價值的決心已失去信心,直指梁的百日施政,只值50分。
中港矛盾議題頻失分
陳易希近日接受訪問時強調,自己絕非「梁粉」,「我只係蘋果公司創辦人Steve Jobs(喬布斯)粉絲」。這位「果粉」說,當日只抱着「見吓大場面」的心態出席就職典禮,「可能佢覺得我係後生仔,又算係學界,所以邀請我」;在梁當選特首前,陳易希與他曾有一面之緣,在一個青年講座一同擔任講者,「嗰時佢畀人印象係有遠見,好鼓勵學生考慮北上發展。」
為何會對梁的印象改觀?陳易希解釋,梁在中港衝突議題上頻頻失分,處理國民教育科的表現更為致命傷,「如果我遲出世,叫我讀(國民教育科),肯定肥佬!」他說,教育制度應多建立自由空間,讓學生培育獨立思維,加開處處設限的國民教育科是倒退,自然難得到認同,「如果設計好似iPhone咁,考慮晒點樣最配合用家需要,自然受歡迎㗎,因為知道晒人哋想要乜。」
不信會捍衞核心價值
「未能掌握民意,是梁特首的致命傷。」陳易希續說,香港人最重視民主、自由、法治,希望社會公平、公正,官員廉潔,只要國家符合市民期望,絕不會不愛國;惟梁處理國民教育科時,忽視社會的強烈反對聲音,更令市民失去信心,不再相信梁振英會捍衞本港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