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狗的時候,小狗偶然會對某幾種植物發情似的,不惜拼命搶韁,也要咬它一口、一口、再一口,吃得津津有味。有時溜狗的路線不一樣,牠寧可違抗我的命令,也要走回原來的老路,找到那些植物的葉子才肯罷休。這舉動有破壞公物之嫌,可惜,牠那股勁,拉也拉不住。然後,再過一陣子,牠又忽然回復正常,走過這些花花草草也不屑一嗅。如是者循環不息,吃、不吃、吃、不吃。最初以為狗像人一樣,吃來吃去老是那幾樣東西,偶然想試試新口味,此乃動物性本能。人為萬物之靈,狗雖然沒人那麼精靈,拈花惹草的癖好還是有的,我以為。後來有人告訴我,這的確是發自本能,那狗有些小毛病,被我忽略了,但牠的身體自會發出訊息告訴牠,吃哪些葉子會藥到病除。這不是拈花惹草,而是像神農嚐百草,嗅到植物中對牠們有益的氣味,自然主動求索,這是動物求存的本能。原來是這樣嗎?那麼身為神農氏的後代,為甚麼我們有病時,反而不及狗那麼機靈,那麼方便,到中藥材舖子聞一聞就知道吃甚麼醫甚麼,而要據權威的方子抓藥,為甚麼又會吃盡那麼多對身體有害無益的東西。那人說,其實人原先也有這直覺,不過五味令我們口爽,這本領已遺失了七八分,只剩兩三分,身體還是會對我們發出微弱的溫馨提示。比如說,有些人會忽然只喜歡吃素,或是特別愛吃某一種水果,也是出於自保的本能;身體缺了甚麼或是多了甚麼,口味自會趨吉避凶,就像渴了想喝水,患感冒時會失去了煙癮。聽到這裏,我竟然恨不得活得像狗一樣,回復最原始的動物本能,愛吃甚麼就順着性子吃,最重要的是,對着一碟由地溝油炒出來的無機農藥菜,我們會自自然然越吃越少,然後偶爾上山咬一塊不知名的花花草草,補一補。逢星期五、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