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Play group:<br> 2000元一堂的兒童握筆班 - 蘇菲

飛常Play group:
2000元一堂的兒童握筆班 - 蘇菲

不得不說自己真的是井底蛙見識少,越是在父母圈子裏打滾,越是發覺這個圈子光怪陸離。在「教養孩子」的大課題下,由學換尿片到孩子升學面試,處處都是商機,竟然,每每都有市場。
數百元一堂的嬰兒健身班,深受家長喜愛;收費5,000元的「優化幼兒大腦課程」,也吸引到一群望子成龍的父母。本來,父母只要花多點時間,帶幼兒到遊樂場爬爬摸摸、跑跑碰碰,這就能健身活腦,但很多人選擇花錢讓孩子上堂去學。
最近友人告知,原來坊間還有一類改善小朋友執筆姿勢的課程,收費動輒過千元,其中一間機構更標明個別教授、課時只有一小時的兒童執筆改進班,盛惠2,000元!據說,還有不少家長慕名光顧。

家長都成了李嘉誠嗎?

2,000元,大概可以買到500支鉛筆和300塊擦膠,應該足夠小學生整個小學六年所需吧。花2,000元去讓小學生學習正確的握筆方法,我們都成了李嘉誠嗎?抑或我們都是水魚和羊牯?的確,有很多小學生因為壞習慣導致握筆方法錯誤,他們的字也像隨風擺柳般,不見端正;但是,教孩子怎樣好好地寫字,本來就是父母責任。儘管我們必須承認,因為用電腦、玩iPhone、iPad的緣故,我們現已經常執筆忘字,甚至已經不懂得怎樣寫出一手好字,但要教小朋友背挺直、握好筆,我想,這還是我們能力可及的事吧。
父母為了賺錢,實在太忙,結果教養孩子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外判給其他人去做。當握筆可以成「班」,那麼,「刷牙班」、「綁鞋帶班」、「摺被班」將來或者都有市場需求。我漸漸發覺,香港的爸爸媽媽,除了一輩子在幫地產商打工之外,原來也是一輩子在幫各類教育產業打工。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