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黃之鋒說句話 - 婁家俊

為黃之鋒說句話 - 婁家俊

南丫島海難發生後,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在facebook留下一句「梁振英去了海怡,可惜我不在家」(意指可惜不能前去狙擊梁振英)而受千夫所指,親中人士更乘機大做文章,狠批黃之鋒「冷血」。這件事,令我第一時間聯想起早前的劉翔撞欄風波。事緣內地藝人趙薇在劉翔摔倒的同一時間,於微博上載了一張自拍照並留言「嗨!」,結果大批網民紛紛到趙薇的微博瘋狂辱罵她「不關心國家」、「你是不是中國人」等等。趙薇捱批,固然是因為網民的民族情緒過份高漲,另一個原因則是網民都犯了非黑即白的邏輯謬誤。「劉翔摔了,你沒哭,即是不關心國家」或「劉翔摔倒,你笑,即是你沒為劉翔傷心」等想法均為非黑即白的論述,與「你不吃早餐,即是你很飽」、「你上學,表示你很愛讀書」等幼稚言論沒有分別。發生海難,是不是一定要痛哭流涕,或在額頭上包一塊布,寫上「沉痛哀悼海難死者」,才叫做關心死難者?愛國人士是不是認為,沉默即等同不為海難感傷心?以此等邏輯推論,在海難發生期間沒有公開表示過哀傷之情的香港人,均為「冷血」。如此邏輯,豈不可笑?支持國教人士常批評反對者思想「非黑即白」,只懂一刀切地說撤科,沒有迴旋餘地,殊不知這一次這些愛國人士紛紛自打嘴巴,大講非黑即白的言論,盡顯其思維之混亂。而且,黃之鋒早已解釋當時並不知道海難的情況如此嚴重,才會有該留言,並已就此事道歉。愛國人士常說反國教者對撤科「死咬不放」,那為何他們現在又要張開血盆大口,緊緊咬着一個十五歲的學生?批評黃之鋒者,宜先理清思想脈絡,把腦袋從屁股搬回頭部。婁家俊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