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孩子叫第一聲「媽媽、爸爸」,是父母最幸福的時刻,但幸福卻非必然。3歲女孩芷維先天失聰,活在無聲世界,聽障就彷彿一堵將母女分隔開的牆,令她聽不到媽媽的溫柔耳語、細意叮嚀。芷維媽媽日夜盼望,望女兒能叫聲「媽媽」之外,也望女兒有天能親耳聽她說聲「我愛你」。
記者:盧勁業
今年九月,3歲的芷維開開心心第一天上幼稚園,卻沮喪回家。「佢見到其他小朋友舉手答問題,個口郁吓郁吓介紹自己,佢唔知乜事,望住我不知所措,意識到世界原來有聲音,但係自己聽唔到,嗰一刻我真係好心痛!」芷維媽媽蹙着眉說。
植入人工耳蝸無用
芷維雙耳失聰,去年醫生嘗試在她的右耳植入人工耳蝸,仍無法恢復聽覺。一個月前母女開始學習手語。「呢個係蘋果,a-p-p-l-e——apple。」芷維媽媽邊向她的小手吹氣,邊用誇張的動作示範嘴巴的發音姿勢、動作及頻率,希望聽不到聲音的女兒可掌握到如何發聲。
在寂靜的世界下學講話接近無可能,芷維雖努力模仿,卻只能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她學習發聲,進展極度緩慢。芷維媽媽說:「教普通小朋友可能教一次就明,但教芷維有時就要教100次。」現時芷維就讀的幼稚園,正常聽力及聽障的兒童一同上課。芷維在學校四處亂走,媽媽怕她撞傷嘗試制止,但怎樣呼喚,她也聽不到,幾經辛苦尾隨,令她注意到自己的表情和手勢才停下,「有時真係幾勞氣。可能佢聽唔到聲音,比較自我中心,唔係好聽其他人講嘢」。
可望恢復八成聽力
為芷維主診的中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教授唐志輝表示,芷維的耳蝸管道先天較細,接收聲音有困難,在其右耳植入人工耳蝸也未能恢復聽覺,故建議接受聽覺腦幹電極植入手術,可望恢復八成聽力。手術最快10月進行,惟醫管局不資助手術所需的17萬元電極儀器,病人須自費購買。
聽到聲音,才有望學習語言。芷維媽媽希望女兒可盡早接受手術,「正常小朋友應該3歲就講到嘢,佢3歲先開始學手語,最初學嘅時候,佢努力嘗試發聲學講嘢,但係因為聽唔到聲音,冇外來刺激,家越嚟越少發聲」。
芷維來自單親家庭,母女倚靠綜援生活,對她們來說,17萬元是天文數字。去年與芷維就讀同一幼稚園的3歲男童昌昌,在《蘋果》讀者捐款協助下,本年3月接受了上述手術,一個多月後恢復聽覺,現已懂說「畀」、「唔啱」,進展良好。芷維媽媽不想女兒錯過學習言語的黃金時期,心急如焚,希望善長幫她一把。
「芷維」捐款編號:C3296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 8688
傳真:3711 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