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故事:公共房屋之屋邨篇<br>海景公屋也瘋狂

焦點故事:公共房屋之屋邨篇
海景公屋也瘋狂

5000個免補地價購買資助房屋的大抽獎,7月宣佈後隨即火燒連環船,居屋起動,掀動細價樓新一輪升市。到9月政府將計劃拓至租置公屋,此類物業過往成交稀少,故市場反應較慢,但卻常見天價成交。租置公屋的放盤罕有,甚至無盤可放,地膽代理在幾經轉折,才搵到一個半個租置公屋單位。當綠表居屋價位開始高不可攀,會否升到連公屋都無得揀?

記者:陳家雄、葉淑貞

攝影:黃耀興

模特兒:Rainbow(hkmodelhouse)、Rain(Pure Models)

七十年代的「居者有其屋」,幫助無數港人置業夢成真,至97回歸年,港府提出「租者置其屋」,讓市民以低廉的代價購買所住的公屋單位。有幾優惠?售價是以「重置成本」的折扣價再打六折,並注資維修基金,「折上折」後,承惠市價約12%!直至在05/06年度的第6期乙計劃後,政策終止。
公屋雖然代表着低下階層,但公共空間闊落,交通配套完善,景觀一般不會太侷促,部份甚至有開揚海景,居住環境絕對拍得住貴價私樓。資助房屋樓價越升越有,已經貼近私樓,尤其有海景的公屋單位,更加罕有矜貴,身價隨時更上一層樓。
但凡每項政策,都無可避免製造一批幸與不幸:公屋業主無端端有桶金,卻因可租單位減少,令低收入人士上樓速度減慢。租置公屋先後推出7期,涉及39個屋邨,約12萬伙已出售,但已補地價可自由轉售的不足1%,反映租置戶的流轉多屬綠表人士。

部份公屋業主變得「富貴」

過往是何文田愛民邨街坊的方太表示,政府出售公屋曾經令她很雀躍,「以為可以買番自己間屋!」但出售名單主要為八十年代屋邨,七十年代入伙的老牌屋苑愛民邨不包括在內,「仔女長大,入息增加,為咗唔想交雙倍租,惟有交還公屋購綠表居屋。」雙倍租金無疑驅使更多公屋住戶決定自置物業,假設購買約100萬元的資助房屋,月供才4000餘元,而雙倍租金已逾3000元,買樓自然較着數。
有幸購入自住單位的公屋住戶,在樓價飆升下無疑成為大贏家。大埔富善邨街坊陳太,05年透過租置第6期乙計劃,以約20多萬元購入單位,解決自住問題之後,儲錢變得容易,如今她的多名兒女已長大,已經持有三個太湖花園的單位,公屋當作「度假屋」。
不過,亦有人會把公屋視作「風水屋」,即使加幾倍租都不為所動,例如營商的李太,在慈雲山公屋出身,同樣不在出售公屋之列,如今她已住進西九豪宅,但一樣不願交還公屋,寧願交租保留單位。

5000購買力釋放 單位隨時升三倍

公屋價格看漲,有機會成為富戶老街坊的賣樓誘因。部份環境得到改善的市民,已搬離公屋,只因市場量價皆低,或者「唔等錢使」,就把單位丟空。當5000個購買力流入公屋,帶動交投,有機會令這批供應「解凍」。事實上,這批入市價才20餘萬的單位,隨時以過百萬賣出,十年八年升逾三倍,勁過藍籌私樓。

天價頻現 鳳德邨受觀迎

公屋的主要對象雖為綠表人士,但在「街外人」的參與下,令天價頻現。不少業主雖以綠表價放售,但遇上投資者入市,亦可以在簽訂臨約後才辦理補地價手續,變成自由市場成交,直接造就天價的出現。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報告,8月份公屋第二市場買賣錄得約15宗,為近半年新低,當中以100至150萬元的金額為主。成交最多的公屋為黃大仙鳳德邨,錄得3宗,而香港仔華貴邨、大埔富亨邨及屯門良景邨各有兩宗。公屋本來就盤源不多,加上5000幸運兒、QE3與投資者推波助瀾,明年1月大抽獎開彩之時,相信公屋又會有一番熱鬧。

資產入息限制 居屋王唔使諗

5000名免補地價購買白表居屋或綠表租置戶的人士,都需要符合入息及資產限制,估計二人家庭月入上限約為3萬元。預料政府會在計劃推出前一個月公佈,但申請者切記,月入上限是以過去六個月計算,而雙糧花紅亦計算在內,所以別以為只單計月薪。
以按九成、供款20年計算,再加入兩厘壓力測試,月入3萬元,供款佔入息比例最多六成,即可借1.8萬元,約可供樓價380萬元物業。當然,多付首期便可供少一點,但若然擁有三成首期,必然已超過資產限制(對上一期的限制僅為53萬元)。
依此推算,銀碼380萬元是這類資助房屋的極限,但一眾居屋王已經昂然超越此價。例如筲箕灣愛蝶灣9座中層A室,693方呎,綠表價453萬元,呎價6537元;另一樓王大角嘴富榮花園,600餘方呎單位亦叫價近500萬元,顯見白表居屋人士已不能透過「大抽獎」購入樓王級居屋。退而求其次,近港鐵的大埔富雅花園,704方呎三房單位,300萬元有交易,但計埋38%折扣率,實際市價約為490萬元,準買家不可不知。

十大最貴公屋

日期:2012年9月 成交價:285萬元 單位:黃大仙竹園北邨桐園樓26樓20室

日期:2012年4月 成交價:285萬元 單位:青衣長安邨安江樓19樓9室

日期:2011年10月 成交價:275.5萬元 單位:黃大仙下邨龍澤樓20樓3室

日期:2012年5月 成交價:260萬元 單位:柴灣峰華邨曉峰樓25樓10室

日期:2012年9月 成交價:259萬元 單位:沙田恆安邨恆月樓27樓2室

日期:2012年6月 成交價:257萬元 單位:黃大仙竹園北邨梅園樓31樓10室

日期:2011年7月 成交價:255萬元 單位:青衣長安邨安潤樓21樓2室

日期:2011年5月 成交價:250萬元 單位:深水埗李鄭屋邨廉潔樓21樓12室

日期:2011年5月 成交價:250萬元 單位:青衣長安邨安湄樓27樓16室

日期:2012年7月 成交價:248萬元 單位:香港仔華貴邨華孝樓32樓10室

截至9月21日
資料來源:中原地產研究部

長安邨

竹園北邨

峰華邨

長安邨:交通景觀優勝

青衣長安邨是房委會首批租者置其居,樓齡24年,但在十大最高公屋成交排名中,卻有三個來自這個屋邨,相信與交通便利、配套齊存及景觀有關。
屋邨由10座組成,平台有蓋天橋連接各座與領匯長發商場,有街市、體育館及海濱長廊,步行往港鐵青衣站約10分鐘。值得一提是長安邨交通四通八達,有往來旺角、觀塘、荃灣及上水的巴士線,就算通宵巴士都有「N」車經過。
介紹的單位為安海樓高層,雖然向西北,但碰巧正西方為另一大廈,屋主籲有興趣買家,不妨黃昏去睇樓,看看是否有西斜,採訪約在4點,的確日落黃昏不照入屋,而且前臨公園,望開揚海景。

原為開放式間隔,屋主把靠近窗邊位置間做長方型大房,飽覽開揚海景。

細房見使,放置衣櫃後,
仍可放置單人床。

廚房空間大,放雪櫃後仍有餘位,
與之相連為露台,可放洗衣機兼晾衫。

內櫳殘 或需重新裝修

屋主當年在租者置其居計劃下,以約22萬元購入單位,自住至今,內櫳略殘,牆身有少許裂縫,廚廁舊,內櫳或需重新裝修。原為開放式間隔,屋主間成兩房,靠窗邊為大房,另一間為細房。
業主計劃出售單位後,轉投私樓市場,現時綠表叫價208萬元,呎價3636元,假如補地價計,叫價可逾300萬元,呎價逼近同區居屋,他稱:「現在綠表叫價,一成首期連雜費約30萬元,月供8000元,出面租樓都唔止呢個價啦!好多買家睇完單位,聽完叫價都無乜反應,不過唔緊要,目標不是他們,而是未來5000個白表免補地價的人士,有信心可獲承接。」他補充:「話晒叫半個市區,向海喎!」

長安邨安海樓高層

建築面積:572方呎
實用面積:443方呎
叫價:208萬元(綠表)
間隔:2房
實用率:77%
建築面積呎價:3636元
管理費:每月440元
資料來源:業主自讓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長安邨

落成:1988年
發展:房委會(第1期租者置其屋)
樓宇類型:新長型、Y3型及相連長型第一款
座數:10座
折扣率:54至66%
單位面積:163至802方呎

長發邨:內櫳保養佳

長發邨樓齡23年,為房委會最後一期推出的第6B期租者置其居,共4座物業,單位面積198方呎至630方呎,普遍採開放式間隔,實用率約77%。其中亮發樓及賢發樓最近海邊,向北單位景致開揚,望藍巴勒海峽,至於俊發樓及敬發樓的部份高層單位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海景。
介紹單位為亮發樓高層,向北望海,遠景是荃灣及大帽山。面積433方呎,原為開放式間隔,屋主間出兩房,一大一細,大為睡房,細為衣帽間。雖然樓齡高,但屋主錫住單位,天花牆身年年例行髹油,所以感覺簇新。浴室及廚房企理,設備齊全,另連露台,可用作放雜物或晾衫。屋主一直自住至今,見市旺放盤,欲換入心儀多時的外區私樓,現以綠表市場價135萬元放售,呎價3118元。

單位外望開揚的海景。

單位約400多方呎,屋主間出長形廳,感覺實用。

細房用做衣帽間。

長發邨亮發樓高層

建築面積:433方呎
實用面積:333方呎
叫價:135萬元(綠表)
間隔:2房
實用率:77%
建築面積呎價:3118元
管理費:每月344元
資料來源:業主自讓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長發邨

落成:1989年
發展:房委會(第6B期租者置其屋)
樓宇類型:新長型及Y3型
座數:4座
折扣率:60至63%
單位面積:198方呎至630方呎

後記:半年冇人吼 代理嫌銀碼細?

綠表成交不停創新高,似乎與缺盤有關。不過當小記遊走各個屋邨、與多位放盤業主閒談間,卻發現不少質素甚佳的放盤,竟然放盤半年有多都未能賣出,例如今次小記拍攝的海景單位,論景觀還好過天價成交的居屋青泰苑(綠表成交價390萬元,呎價4417元),到底搞甚麼?「可能我銀碼細,代理唔做啩?」有業主自嘲。
又話市場缺盤,點解放盤冇人做?到底「天價」何來?小記與一眾業主,着實想唔通。

《各類型租置屋》
Y型(1984-1992)

分別有4型,1型的欄柵窗花設計最經典,有部份選用鐵窗設計,直至最後一款,Y4型是首款設置空調窗台的公屋,亦為新一代和諧式公屋奠定設計基礎。

相連長型(1986-1994)

幾座長型平行相連而成的公屋,長長的走廊,對於80後的人來講,總令人懷緬昔日童年捉迷藏的天真歲月。當時推出的單位較其他同期公屋為大,最大單位有700多方呎。

康和式(1999-2002)

其實是居屋設計,但有小部份公屋採用,所以這類公屋令人有私樓的感覺,跳出了一般公屋「面對面」的設計,大堂及走廊都與公屋不同,設計顧及住戶私隱。

和諧式(1992-2010)

單位內部採用「通用設計」,統一廚房、廁所、客飯廳及首個房間的面積,且用無間隔設計,住戶可因應需要自行間隔房間。和諧式物業主要有單身人士單位、一房、兩房及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