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1人入院 DR毒針44人中招

再多1人入院 DR毒針44人中招

【本報訊】DR醫學美容集團發生懷疑毒針事件,昨再新增一名女子注射由自己血液提煉的細胞後有敗血症,至今發現有44人曾接受該療程,當中4人入院。有病人指每針費用高達8.8萬元。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對事件表示震驚,認為事態嚴重。衞生署、警方及政府化驗所連日大舉到多處地方搜證。DR則與事件劃清界線,指療程由獨立醫生於醫務中心進行。
記者:陳沛冰、梁麗兒、倪清江

衞生署前晚公佈,有3名病人日前懷疑在DR醫學美容集團接受靜脈輸液後,出現敗血性休克。經調查後發現病人接受的「DC-CIK」療程,是從病人身上抽取血液,加以濃縮及處理,再將混合物經靜脈輸液注入病人血液內。

西醫 周向榮

該署至今發現44名市民曾在該集團接受該療程,已聯絡了38人。新增一名59歲女子,上月29日接受該療程後感不適,昨晨入伊利沙伯醫院內科病房留醫,情況穩定。衞生署呼籲曾於該集團接受有關療程的市民,致電2125 1133提供資料。

有關療程每針8.8萬元

據悉,有關療程每針8.8萬元,包括為客人抽取小量血液,將血液送往化驗所提煉及培養白血球細胞,再以靜脈點滴注入客人體內,以調節及改變免疫系統,靜脈點滴需時不長。病人須於接受點滴前約10日至20日抽血。正在灣仔律敦治醫院留醫的其中一名病人,出事時是接受第二次治療。
據悉,正在律敦治及聯合醫院留醫的3名病人,均由一名醫科畢業數年的麥姓醫生抽血及進行點滴,地點並非DR醫學美容分店內。兩名病人入住律敦治醫院後,曾有自稱是DR的顧問到該院了解事件。有人承認病人是經DR美容集團轉介到另一間公司,再由旗下醫生做療程。據悉,醫院已向病人抽血培植細菌,但至今仍未有結果。有醫生指因病人接受點滴後很快不適及病情嚴重,估計血內細菌量很多;可能是細菌品種較特別,或是血液受其他毒素污染,故至今未能培植細菌。
DR醫學美容疑將血液交予位於沙田科學園的亞太幹細胞科研中心進行提煉等程序,昨晨10時許,重案組探員到該中心調查,取走醫學廢料如針筒、器具等化驗。下午5時許,衞生署及政府化驗所人員帶同兩個冰箱到該中心取證。警方昨曾到律敦治醫院取走病人血液樣本調查。今次事件警方會重點調查療程有否合資格醫療人員負責,醫學問題交由衞生署跟進。
前晚警方曾到DR位於銅鑼灣怡和街46號麥當勞大廈分店調查。該集團在上址租用四層單位,16樓及19樓昨晨如常營業,但12樓及17樓烏燈黑火。有客人到來做美容始知該集團出事,當中有人疑受事件影響,即時要求取消會籍或預購服務。旺角彌敦道華僑商業中心分店落閘,有探員及政府化驗所人員撿走物件化驗。屯門及元朗分店落閘或拒訪。

DR銅鑼灣分店昨仍有顧客上門,但拒回應記者提問。曾顯華攝

高永文對事件感震驚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對事件感到震驚,認為性態嚴重要徹查,若發現有人要負責,會按程序辦事。有關療程將血液抽出經處理後,再注回體內是醫療行為,要有醫生負責才可進行。警方表示,案件暫未有人被捕。
DR醫學美容集團發聲明指有關靜脈點滴由獨立醫生於醫務中心進行,有關醫生並非受聘於該集團。醫生進行靜脈點滴前會先評估病人是否適合進行有關程序,但無回應病人是否由該集團轉介。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指,牽涉靜脈注射程序須於絕對無菌環境下進行,否則由抽血到注射等每個步驟都可能受細菌污染。外國經驗顯示最常見於靜脈注射時入血的細菌包括金黃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及俗稱「聖誕菌」的粘質沙雷氏菌。

衞生署人員昨帶兩個冰箱到沙田科學園的亞太幹細胞科研中心搜證。周鴻熙攝

DR毒針事件最新進展

‧再多一名病人進行靜脈輸液療程後有敗血病,目前情況穩定; 另外三名病人仍在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危殆

‧衞生署至今發現有44名市民曾接受靜脈輸液療程,已與當中38人聯絡

‧衞生署呼籲曾到該集團接受「DC-CIK」治療的市民, 致電2125 1133提供資料

‧DR醫學美容集團發聲明指病人於醫務中心由獨立醫生進行療程

資料來源 :衞生署及DR醫學美容集團

DR醫學美容集團小資料

‧1995年由西醫周向榮創辦,周1979年在港大醫學院畢業

‧以研製抗衰老護膚產品起家

‧在港設42間中心,報稱會員多達30萬人

‧標榜醫療程序有醫生參與

‧其網站介紹其他罕見療法,包括「PRP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激活療法」

‧創辦人周向榮2009年在科學園成立亞太幹細胞科研中心,提供包括儲存幹細胞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