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貨幣崩潰<br>一周貶值七成觸發大暴動

伊朗貨幣崩潰
一周貶值七成觸發大暴動

【本報綜合報道】伊朗貨幣里亞爾(Rial)黑市價日前跌至歷史低位的每美元兌40000里亞爾,一周內貶值逾七成,引起民眾對經濟前景及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管治的不滿,觸發示威抗議。內賈德將幣值大瀉原因歸咎於歐美國家身上,指歐美的制裁拖累伊朗經濟;不過分析指,伊朗的內政問題才是今次貨幣危機的元凶,而該國一直面對以色列等外憂,加上內患爆發,令中東地區情況更為不穩。

根據伊朗的銀行及投資者資料,里亞爾於周二的黑市滙價最高曾見每美元兌40000里亞爾,較9月24日的每美元兌23000里亞爾跌價逾七成;貨幣由今年初起更大跌八成。
由於滙價波動太大,大部份提供實時滙率的網站於周二已停止為美元兌里亞爾報價,而兌換店亦於周三關門。

伊朗民眾抗議示威期間,有商店被警方要求關門,更有非法貨幣兌換商被捕。

反對派要求總統下台

數萬名伊朗民眾上街抗議當地經濟問題,貨幣貶值引發超級通脹,而民眾的儲蓄亦因而「化水」,商人、工人、店主及反對派激進分子紛紛上街,部份更要求內賈德下台。不過,內賈德則為自己的政策辯護,指當地非法兌換貨幣的問題,及歐美等國對伊朗石油實施制裁,拖累當地經濟及造成貨幣貶值。
事實上,不少評論均指,當地央行於今年初推行官方滙率,將里亞爾滙價定在每美元兌12260里亞爾,為維持有關滙率,伊朗央行需向市場注資;然而歐美等國對伊朗的制裁,令當地損失賺取外滙的機會,美國財政部估計,伊朗的海外石油收入因制裁行動減少500億美元。

伊朗貨幣里亞爾大幅貶值,令當地經濟不穩定,觸發民眾上街示威,伊朗警察要封鎖部份街道。美聯社

推行官方滙率惹恐慌

因此推行官方滙率的行動反而令民眾憂慮市場上的美元供應不足,激起市場恐慌,進一步令黑市里亞爾貶值。
不過,有分析認為,歐美等國對伊朗制裁並非令里亞爾大幅貶值的主因。中東問題專家科爾(Juan Cole)指,過往伊朗每日生產350萬桶原油,並向國外出售250萬桶,而現在該國減產至每日300萬桶並售200萬桶,主要外銷至中國、印度及亞洲國家,減少了的50萬桶及有關業務的額外收入其實不足以引致里亞爾貶值。
科爾指,內賈德近年以資助方式向經濟體系注入額外資金,令當地資金供應增加至不健康水平,里亞爾長期維持估值過高的情況,因此當該國被其他國家制裁,令投資者信心減弱時,加劇里亞爾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