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政策】梁振英上場百日,把前朝的長者及殘疾人士兩元乘車優惠納為己出;民望下滑,又借勢將交通津貼計劃改回以個人或家庭申請的「雙軌制」,博取短暫掌聲。惟處於社會最邊緣的數萬個「N無」家庭,生活仍是水深火熱。梁振英競選時多次承諾,「研究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生活補貼」,但上任後至今,再未聞一句。
「好失望,唔覺有乜幫忙,訴求都聽唔到。」過去三個月,阿田生活依舊捉襟見肘,剛過去的中秋節算是有餐好餸飯,「劏隻雞拜神、拜祖先」;最貧困試過「冇米落鑊」,「買斤菜,加罐罐頭就一餐」,兩個月才買一次平豬骨煲湯,很久沒上茶樓,「多數都係冇錢,求求其其食一餐就算」。據統計,本港有超過16萬在職貧窮家庭,逾55萬人活在貧窮線下,阿田是其中一人。
阿田是新移民,來港三年,居於深水埗百餘呎劏房,育有一子一女。丈夫做裝修,她兼職酒樓侍應,家庭月入約1.2萬元,是典型「N無」家庭。每次政府派糖,由退稅、公屋免租、綜援出雙糧,以至電費津貼,她從沒受惠;申請公屋三年半,仍未上樓,屋租年年加,由2,850元加至3,250元,她死慳死抵,「開水龍頭滴吓滴吓,裝滿一桶水用,慳唔少水費」。
「菜加罐頭就一餐」
政府將交津計劃改回「雙軌制」,但資助額不變,維持每月600元,阿田說申請要經僱主簽署,寧願放棄不要,「又要打工又要湊仔,老細已經覺得你麻煩,仲要佢簽文件,可能連份工都冇埋」。唯一受惠是關愛基金提供一次性津貼,本月接受申請,她一家四口可獲津貼8,000元解困,但這並不是梁振英的「功勞」。
「到今日為止,『N無』人士都係零紓困。」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組織幹事楊佩艮批評,回歸15年,由董建華到梁振英,政府從沒訂定長遠的扶貧措施協助「N無」人士,「佢哋覺得幾灰,好似被人忽略」。她促梁振英兌現承諾,「如果真係幫基層,就提供低收入家庭生活補貼,幫輕佢哋嘅生活壓力」。
阿田說,新政府上場後,既稱增建公屋,又說扶助弱勢,她曾經以為會有好日子過,「家嘅特首同以前好似都冇乜分別,冇幫過手」;最終仍是靠自己,「(兼職)做多一、兩個鐘,搵多少少仲好」。
官方貧窮線難反映實況
為挽救不斷下跌的民望,梁振英在這三個月來已多次「派糖」,先「騎劫」立法會答問大會,宣佈推出長者特惠生果金;又提早一個月推行長者及殘疾人士兩元乘搭巴士優惠,把前朝政府的施政當作自己功勞。
社福界普遍認為,這些利民措施至少讓部份基層市民受惠,但暫未見有長遠扶貧政策。梁振英重設的扶貧委員會最快本月成立,研究設立官方貧窮線,社福界仍持觀望態度,一來未知最終政府採用哪一組住戶入息中位數。再者,若以福利轉移後的數據計算,貧窮戶數目或大幅減少,未能反映真實的貧窮情況。
有社福界人士坦言,梁振英由競選至上任都打「基層牌」,確實得到不少市民支持,但認為空頭支票開得太多,上任百日已不斷派糖,怕將無以為繼;而且梁擅長取巧「偽術」,他的社福政策能否真正落實,仍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