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為10.1海難遇難者默哀,願死者得到安息。我們作為香港人,也是地球村一分子,是與社會原屬一體。我們也需力撐死難者家屬,與他們一起走過這悲痛的時刻。
返回今天主要話題,先作美國總統辯論短打。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曾因說過47%人靠政府供養而令選民反感,得罪近半數美國人,那邊廂,美國副總統拜登稱現今中產「已沉淪四年」,結果給共和黨人可借機會還擊,說到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位近四年,美國經濟依然低迷……。
美中產減開支 唔飲Starbucks
長話短說,第一輪電視辯論,我認為羅姆尼以就業前景為主打核心,做得真的不錯,在稅務及經濟議題上兩方也甚有見地。
從北美東岸回港已一個多星期。我深深體會到,當地人對借貸度日,瘋狂消費已作出了很大反思。也有當地人對我說,以往每三年換新車,現在則買舊車及100% pay cash,不作任何借貸。更有趣的發現,是不少中產人士對削減家庭開支的「決心」。舉例,他們開始認同不必要的雜項,是可免則免,如沒有必要每日到Starbucks「光顧」,作其超級「粉絲」!
在談話當中,不少當地人也談到如何可以增加收入,來應付比預期較大的支出。不少年輕夫婦也會探討,必須調整「應有開支」的心態,以及達至儲蓄效果。由美國東岸,再說到加拿大多倫多。我觀察到,樓價飆升,令當地一些年輕夫婦,結婚後有一段時間會與父母同住,當中有很多是有專業技能的大學畢業生,加拿大社會福利政策較美國好,失業後可得到「就業保障」(Employment Insurance),假如去年一路有工作,今年失業,「就業保障」便是去年收入的55%,限期一年。
Jobs, jobs, jobs!北美就業景氣差,年輕的「散工一族」,也難有真正的工作經驗,在無限QE3推動下(雖已是舊話),物價大漲而人工不上漲下,在民生的領域,實在有無限隱憂。
返回操作領域。最關鍵的第四季,現已啟動!已說過多少次,股票上升的較有勝算法則,總離不開上市公司盈利改善,收入增加。最重要的三隻龍頭主力股業績公佈時間如下:Google(10月10日)、Apple(10月15日)及facebook(10月23日),金融股方面,高盛業績時間為10月16日。
北美股票市場 資金走短線
單從CBOE VIX成交量在這一年的大增,或可意味着,很有「立場」進入市場,給操盤人的感覺,可算是怪怪的。在高頻交易(HFT)推動下,北美股票市場不少盤路,策略上更走短線;交易日完結前,盤路已被closed out,獲利時每次不多,損耗時每段時間也希望做到較少,處於不明朗的政經局勢,市場充斥着沒有「太大立場」的操盤策略,即no conviction!
我也說過,投資者現已反思到不同資產類別的可行性,也着重「實體世界」經驗,最後,11月10日星期六下午,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新工作坊(HKSI),名為「Logical Investor」,或可給大家一些啟迪。可用電郵聯絡我,祝平安!
錢志健
資深對冲基金經理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