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法寶<br>褲管打結注氣 可變救命水泡

求生法寶
褲管打結注氣 可變救命水泡

今次海難遇害者,部份因為船隻沉沒太快、未及取得救生衣又不懂游泳,結果無力自救;亦有穿上救生衣者被重物壓着,同樣無法逃生。有資深海員指,原來身上衫褲以至隨手一個膠袋,都可以變成保命符。

大膠袋浮力佳

記者按照海員提供的資料,在泳池進行實驗。以運動長褲為例,他指遇事時可以將褲子脫下,把兩邊褲管打結密封,接着拉開腰圍部份、由上而下地炸向水面,旋即連腰圍部份也束起,褲管隨即注滿空氣,狀似浮臂,供待救者當枕頭借力。有關方法亦可以風褸或外套取代。此外,大膠袋的浮力原來亦相當不俗。泳池測試顯示,拉開袋口炸向水面再索緊,膠袋變成沙灘波形狀,甚至可當浮板使用等候救援。
港九拯溺員工會總幹事郭紹傑指出,這些方法曾於童軍「自救金章」課程內提及,可算是「無辦法之中的辦法」。然而,若果市民完全不懂得游泳,使用上述方法亦會有障礙。
「褲管同膠袋都有漏氣機會,如果墮海者識得基本泳術,大可以直接放氣重新『炸水』,重新回復浮力;相反如果墮海者連踩水都唔識,淨係攬住條褲當水泡,咁就會危險。」
郭紹傑指外國不少學校將游泳定為必修科目,他指香港亦可以效法,並對學生游泳能力有基本要求,可令兒童學得健康兼可求生的技藝。
《蘋果》記者

《另類海難求生法方法2》
膠袋亦於海難中派上用場,將袋口撲向水面,空氣會令膠袋脹大,造成像浮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