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黃金周已過了三分二,業界預料很可能是04年擴大自由行以來,表現最差的黃金周。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形容,最後銷售數字「就算唔跌」,都不可能有大增長:「最多只會升6%至8%。」她更警告,香港零售業有機會要整固,「硬着陸定軟着陸?唔敢講。」根據入境處公佈的數據,由9月29日至10月3日這五日期間,內地旅客入境數目累計為60萬左右,較早前旅遊業界估計接近100萬的目標,亦有很大段距離。麥瑞琼表示,有百貨公司、名牌衫零售商在黃金周的首3日,銷售是按年錄得倒退,連餐飲業都指生意比想像中要差。
「連中價貨都賣少咗」
她認為,主因是內地客消費力急速下滑,以及更多人轉移至周邊地區旅遊。「冇咗一個內地客買50萬一隻嘅錶,要賣幾多嘢先補得番條數?你見8月內地旅客數目升28%,但零售增長只得4.5%,你睇到個消費力,係跌得令人心驚。」麥瑞琼指已有化妝品零售商要「賣埋紅酒」自救,電器舖就要賣手錶:「你可以話個現象係有趣,亦可以話零售商都已經自亂陣腳,生意唔夠撐,珠寶手錶連中價貨都開始賣少咗。過去大家掛住搵快錢,太依賴遊客,忽略了租金、人工成本都貴嘅問題。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市場要整固,會唔會有好多零售商捱唔住,我諗過多一、兩個月就會睇到。」服裝品牌Bauhaus(483)財務總監李建昌表示,在加大推廣及減價力度催谷之下,黃金周銷售總算維持到增長:「是比較低的單位數字升幅,但市況真係比想像中仲要弱,其他行家新貨都開始做減價,清定貨先,我哋都減緊明年春夏季的定單,做好個現金流比較緊要。」六福(590)財務總監羅添福亦預計,黃金周銷售只會有單位數增長,主因是去年基數及大額消費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