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駕路:凹頂M6好飛 西班牙賽道狂轟

私駕路:凹頂M6好飛 西班牙賽道狂轟

三個月前飛到西班牙,率先為大家介紹全新的開篷版寶馬M6,其斯文狂野兼備的外表,加上特別為M6而設的海藍色車身,的確吸引唔少人目光。不過,部份車迷對軟頂開篷的耐用性仍有些少顧慮,若然大家舉棋不定,睇埋今次硬頂的M6 Coupe可能有答案。
記者、攝影:黃志祥

跑六圈 安全甩尾

M6與彎道表現比M5更出色,在抓着力邊緣能調節出最適當的力量。

於今年初日內瓦車展正式亮相的寶馬M6,話咁快於六月底邀請全球媒體到西班牙試車,首日活動非常悠閒地駕着開篷M6,在街上純粹吸引途人目光,感受那種虛榮感;而真正的試車,卻是次日駕着M6 Coupe,殺入100公里外的Ascari賽道,狂轟六個圈!
從今次第三代M6的規格看,與同門師弟M5一樣採用4.4公升V8雙渦流增壓引擎,就連輸出數值也完全一樣。不過,巧合地筆者於去年曾經在同一賽道上測試過M5,可將兩者經驗作出比較;雖然加速力上兩者十分相似,但高性能跑車更着重攻彎表現,而今次M6優勝之處,正正在於入彎時,其M差速系統調校得較為寬鬆,讓輪胎幾乎失去抓着力邊緣時,依然提供適量動力。由於在賽道上測試,筆者便肆無忌憚重油重Brake,加上將軚盤、懸掛、傳動等設定到最高的Sport Plus,配合0-100km/h可在4.2秒完成的強勁加速力,終於逼到「出事」了!在一個90°左彎甩一甩尾,不過不消一秒,置於後輪的Active M Differential發揮作用,調整左右輪胎轉速修正軌道。而且,新M6採用前265/35ZR20、後295/30ZR20的輪胎,配合M碳陶瓷煞車碟及前410mm、後396mm的六活塞制動卡鉗,比舊式煞車碟輕19.4公斤,制動效能比M5更強、更安全。

論車廂寧靜與安全性,Coupe會比Convertible優勝。

M6 Coupe車隊整裝待發,前往賽車場。

這位日本傳媒對M6的外形讚不絕口。

車頂不單採用碳纖,而且中間成凹形設計,好特別。

雖然車廂佈局與開篷版相似,但物料帶出較狂野感覺。

碳纖大幅圍着波棍四周,熱血度升溫。

車身輕 風阻低

上次大家對開篷版M6的評語,簡直是又愛又恨,一來對它風流倜儻的外表讚不絕口,但後來又說:「香港這種天氣,適合駕駛開篷車嗎?」若然這樣是你的阻力,那車身設計與Convertible有九成相似的Coupe,卻能帶出完全不同的韻味,你又點睇呢? Coupe主打是今年非常流行的專用橙色車身,而車頂及車廂中控台部份物料,採用輕量化碳纖(Carbon-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組成,令車重比開篷版更輕130公斤,而且車頂成凹形設計,印象中是除Peugeot RCZ外,另一部在車頂設計花心思的車款。
另外,受惠於省卻因收摺頂篷而霸佔的尾箱,空間達到460升的高容量。對比車身尺碼,雖然比Convertible高出6mm,但從風阻系數參考,前者達到0.33cd,而Coupe還要低0.01cd,反映高度增加未有影響車身阻力,難怪駕駛感覺更加好「飛」。

試車團中最多日本人,未知是否着重日本市場。

460升載物空間,比開篷版尾箱有闊落。

BMW M6 Coupe

引擎:4,395cc V8 M TwinPower Turbo
馬力:560PS/6,000-7,000rpm
扭力:680Nm/1,500-5,750rpm
傳動:七速M雙離合器+/-波箱
售價:$1,955,000起
查詢:3129 9000 (BMW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