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政策】陳太每逢周五晚要到九龍區母親的家,將三歲女兒接回粉嶺自己家中,珍而重之與女兒歡度周末;周日晚她又要將女兒交回母親,以便女兒翌日早上到九龍塘幼稚園上學。母女要長時間分離,是因雙非兒童侵奪北區學額,女兒在北區找不到學位。梁振英自詡喝停「雙非」,但他是否知道,雙非嬰問題早已走進校園?
陳太09年底搬入粉嶺馬屎埔附近屋苑居住,當初以為找到一個環境清幽的安樂窩;但當女兒要入讀幼稚園時,因雙非兒童跨境逼爆北區學校,令她在北區找過五間幼稚園都沒學位,「成個人發晒茅,發夢都冇諗過香港人為一個學位,好似乞兒咁」。
「好辛苦,半夜喊」
她想即使女兒在沙田就讀,每日也要經過長長的吐露港返學,於是在九龍塘「左撲右撲」,終於找到一間仍有位的私立幼稚園,每月學費數千元。為方便上學,女兒搬到九龍區與外公外婆同住。
陳太說,「開頭同個女分開好辛苦,我試過半夜喊,好掛住個女,覺得好凄凉」,經過一段長時間她才捱得過。兩母女每日會通電話兩至三次以解相思之苦,「聽吓把聲都好」,但錯失女兒珍貴的成長點滴是無法彌補。女兒仍未習慣沒母親在身邊,「每逢假期見到佢,佢會特別黐我」。
陳太母女「分隔」,顯示雙非問題已由醫院產房進駐社區,殺入校園。資料顯示,近年跨境學童飆升,2011至12年度共有12,865人,較10至11年度增加約三成,比07至08年度增加逾一倍。
惡劣文化入侵北區
陳太說,過去數年北區被內地人侵佔,高聲吵鬧等沒公德心的行為隨處可見,陳太不想惡劣文化影響女兒成長。「就算家有學位,都唔會畀佢讀」。她與丈夫計劃於九龍區租樓,接回女兒一起住,讓女兒在九龍區升學,但隨之就要面對捱貴租的問題。
回想梁振英當選而未正式任特首時,高調喝停雙非,令明年公私醫院不准收雙非孕婦,「當時覺得佢好型」。但北區居民面對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佢話會解決北區嘅需要,但係增加學額有限。問題根源係點解要繼續畀出世紙佢哋?點解冇入境審批權?CY會唔會隨便開門畀人入佢屋企」。陳太希望未來數月律政司會有實質方法,取消將來在港出生雙非童的居港權。
無視母嬰健康院淪陷
梁振英除於上任前下令私院明年停收雙非,上任後增加長者醫療券金額,以及秉承前朝特首董建華方針,高調發展中醫中藥外,其於競選政綱花了不少篇幅,指要檢討醫院管理局及規劃醫護人手等,至今都未有具體落實措施。香港醫學會會長謝鴻興指梁振英「空口講白話」。
將「民生無小事」掛在嘴邊的梁振英,上任後甚少提及廣泛影響民生的醫療政策。雖然他喝停明年醫院接收雙非,但雙非拖垮母嬰健康院等醫療服務的問題則未有解決;而檢討醫管局人事、工時及成本效益,以及雙軌發展公私營醫療等問題,亦沒有提出具體方案。梁經常指政策成熟一項推一項,但較簡單的以稅務優惠鼓勵市民買醫療保險,都仍未有「聲氣」。
謝鴻興表示,梁振英「空口承諾多,但實質做嘢得一樣」,就是將長者醫療券由每年500元增至1,000元。梁應於半年內交出落實醫療政綱時間表,一年內要開始有成效。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表示,梁振英應於明年一月的施政報告,交代如何落實競選政綱,否則很難期望於他任內醫療問題會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