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br>QE3下股樓焗炒通脹隱形

金融中心:
QE3下股樓焗炒通脹隱形

【基金經理圓桌會議 2012年第4季】
歐美日齊齊量寬,印鈔救經濟,令今年第四季有不俗的開局,我們再請來三位對冲基金經理,向我們分析新的投資形勢。三位均認為QE3下股樓焗升,歐美股市前景不俗,但對中國較有保留,對通脹看法更顯分歧。他們對港府出招壓樓市的效果,亦有迥異解讀。

QE3

Tony:標普500指數已經是08、09年之後的新高。你們都睇好美股第四季表現?QE3對股市是否好事?
Eddie:都升了幾星期。短期來講,歐美可能唞一唞,我較看好亞洲及新興市場,我估計,中線來講,資金會流向歐美。我上一次都話歐洲跌得太過份,上季的確反彈力度勁過美國,加上有歐洲央行罩住,相信歐洲表現都會不錯。
Charles:息口咁低,其實股市好是正常,因為從前有5厘的債券,現時得番兩厘半,焗住買股票。QE3其實無乜嘢驚喜,市場早有共識。只要經濟唔好,就不斷有QE。
Raymond:Charles,你上次話恒指有機會去到三萬點。我覺得QE3,就係令這件事發生。
Charles:我其實不是十分睇好。要留意,除了股市到了新高外,另一個升至新高的,是穀物價格。當然有旱災等好多理由解釋。但全世界有哪一日完全無旱災。今天美國旱災,那邊澳洲可能解決了旱災,到底Net Effect係點,無人知。
玉米等穀物大升,表示資金可以炒的商品,都炒了。只不過,未影響到CPI(消費物價指數),因為中間有時間差。再講,伯南克話核心通脹未到,是因為踢走了油、食品。其實只是操控CPI,為壓低債券利率,去買一個時機(減息空間)。但如果CPI一上,時機就會消失。到時伯南克唔知要點面對。
作為一個中央銀行家,他確實未必有太多選擇,但他這樣做,會將國家推去一個好危險的階段。因為當大家對聯儲局無信心,覺得呃咗我咁耐,資金便會流出美金,乜嘢都買,到時就會有Hyper-Inflation(惡性通脹)。
Raymond:在QE有結論之前,就是股市、資產價格會推到好貴。中國又臨近十八大(中共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08、09年的後遺症仍未過去,可以做的不多。
Eddie:美國今年的股市很特別,經濟繼續積弱,但股市繼續上。升市的原因是QE下估值上升,而不是盈利增長,是07、08年金融海嘯之後首次有同樣情況。
QE3有幾個可能。最差的情況是,通脹升,失業率唔落。但我覺得,油金一齊升完之後,油已經跌番落去,似乎出現通脹升的機會不大。
最好的情況是,通脹升得有限度,失業率跌。中間的情況就會是,通脹唔係大升,失業率亦唔係好跌。伯南克已經表明,如果這樣的話,QE會繼續加大。所以不是QE3,現時是QE Infinite。You can't fight the Fed,加埋歐洲央行、日本央行,整個QE規模很大,唯一動彈不得,就是中國人民銀行。因為人家做咗,自己可做的空間小了,變成政策真空期,影響埋香港。
對於通脹,我的看法比較有爭議。我覺得,全世界都是日本化,點印銀紙,國債的息率只會越來越低,點印,官方選擇性的CPI都唔升。
就算有通脹,也肯定不是美國國內的事,中國都機會細,因為中國都在放緩,好多供過於求的情況,所以短期內我真係看不到通脹。

中國模式

Tony:我的觀察,中國在過去四、五年,第一次在經濟政策方面好似亂了陣腳,手足無措。
Raymond:我覺得,目前十八大前可能是一個原因。但中國現時的情況,失業率無問題,樓價穩定了,現時出招,反而要承擔風險。所以我認為,這次唔出招,是計算以內的事情。
Eddie:我覺得,改革是需要更市場化,摸索另一個發展模式,再行簡單經濟刺激政策,在現實的情況,不是太適合。新的中國經濟模式,相信再過幾年時間,先磨合到出來。
Charles:Tony,我同意你的觀察。中國政府的政策,是比較為難的。中國過去二、三十年,要讓過千萬的學生搵工。所以,政府投資興建高鐵、高速公路。過去,中國的增長模式是好清楚。但30年後的今日,幾個問題一齊來。水泥、鋼鐵產能多過頭,又有貧富懸殊,外圍經濟亦有問題,已經不能重新用4萬億去解決問題。政策目標複雜很多,又想樓價唔好升,又不要Over-Capacity,又要刺激內需。所以,中國政府好多因素要兼顧。
Tony:過去幾個月,內地樓市其實表現如何?
Eddie:幾平穩,交易有幾明顯的反彈。雖然金九銀十無出現,不算太興奮。但香港上市的內房公司,大部份銷售預測應該可達標。大致上,內房是健康,內房的債券是好投資。投資股票,反而會擔心銷售太好,帶來政策風險。所以,內房債券仍是十分好的投資。
Charles:市場是平穩。中國樓市泡沫無當年香港97咁大,甚至乎可以話係無泡沫。只不過太多投資需求。現時的息口咁低,有錢人在中國唔係買股票,就是買樓。

基金跑輸

Tony:恒指18000至20000點上落了很長時間。過去,不少基金,好似劉央、陸東、安東尼.波頓的基金,落後恒指全年升幅,點解會跑輸咁多?
Charles:這個比較未必好正確。今年是罕有的情況,恒指回報12%,跑贏MSCI中國指數的4、5%,A股更加是負回報。你提到的基金,大部份是純中國的基金,當中波頓更加是Long only。
Tony:今年如果是中國fund就會跑輸?
Charles:如果是純香港,又或者是中港都有投資,我想會有10%的回報,如果單單是中國,就只有幾個巴仙回報。長期來講,過去五年計,中國基金都是跑贏香港基金頗多。唔好用一年斷定基金的表現。再者,民企積累十多年的波終於爆,揸咗當然會輸。
Tony:Eddie,你的基金是Multi-Strategy,應該好掂?
Eddie:地產的非常好,但Industrial的很辛苦。內房一年前,個個都驚,講到綠城(3900)很緊張,Moody又插旗又Downgrade,但最後綠城都無事,好多嘢都貴番,恒大(3333)債券都去到八九厘,但工業股的債券沒有很明顯的改善,無論電子、食品加工都受壓。
上次提及投資太陽能債券,賭佢唔死得,結果是股份繼續不濟,因為有美國及歐洲的反傾銷調查,但對債券來說則個別發展,有兩家OK,一家穩定下來,但最不好的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公司尚德,因為公司出了一個醜聞,說一個附屬公司的合作夥伴提供的抵押品並不存在。
針對中國太陽能企業的反傾銷,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單一反傾銷案例,接近每年300億美元的貿易額,幾家公司夾在中間,很辛苦。中國有國際品牌的不多,有領先科技的不多,有戰略性的行業不多,太陽能產業因而重要,要政府放棄他們很難,尚德也不是死梗,其債價跌至三毫,好似當佢已經違約,我都買緊。

香港樓市

Tony:講吓香港樓市。
Charles:新政府將調控樓市的重要性擺到好高,或再出招將Invesmtment Demand趕走,好似澳洲一樣,外來人不可買二手樓,只可買一手。其實全世界的樓市,都不歡迎外來的投資者來炒樓。香港以往是大賭場,但當炒風太熾烈,絕對不可Rule Out呢樣嘢。可是樓價短線仍要升,因息口好低。
Tony:太古城升得好緊要。
Charles:這是應該的,因為有好多人的薪水與通脹掛鈎,令他們有追樓的能力。
Eddie:我覺得政府不認真,一來政府的招數,由結果看已經無效,二來新政府只是換了利益集團,無乜改變,包括梁振英,都不是想樓市落。

蘋果篇

Tony:Charles,蘋果又創出新高,股價700美元,15倍PE,預測PE都只是12至13倍,你點睇?蘋果是泡沫定Value Stock?
Charles:我信股神畢菲特的名言:「不買科技股。」科技股太難估了,5、10年前,無人估到蘋果的優勢咁強。大部份科技股其實也不長壽,通常守得一代人,好像Bill Gates咁,由佢哋打拼、成長,跟住走下坡。
蘋果等一兩間公司加埋,賺晒成個行業九成的盈利,呢個情況能否持續呢?我自己覺得值博率唔係好高。
Raymond:我就唔買。正所謂The Law of High Base。蘋果的盈利已經很高,要再倍增好困難。
Tony:但係蘋果支持者,覺得盈利毋須倍增,股價都可倍增。因大部份人也不信蘋果。唔信唔信又500美元,唔信唔信又700美元。開始有人覺得,我信了。如以Value Stock計,15倍PE唔算好高。只要市盈率升少少,仲有派息,潛在升幅已很厲害。

下半年推iPad Mini 料熱賣

Raymond:正在與蘋果打官司的三星,都只是10倍PE。但是三星不單止智能電話,仲有D-Ram技術,基本上台灣公司難鬥。另外,白色家電等等,三星亦好強。
Tony:點解三星10倍PE咁低?
Raymond:好多人認為,是三星企業管治差,因為三星是家族企業。但我會覺得,家族控制企業,可以做長遠的規劃。如非喬布斯的獨裁者作風,亦唔會投資做iPhone這樣的產品。所以,韓國、亞洲公司的成功,就是有這個優勢。蘋果與三星比較,PE倍數是15比10倍。大家都是同行的Leader,何況喬布斯時代過去之後,蘋果能否繼續創新呢?所以,我覺得蘋果是一個好公司,但從投資角度,我唔會買。
Eddie:蘋果、三星兩間公司,我都有買。任何智能手機銷量都是增長,兩者可以是雙贏。我上兩周見過美國的科技股分析師,他們的分析是,蘋果今年出iPhone 5,即使唔再推出iPad Mini,都會達到盈利預測。重點是,年底前,會唔會賣到接近5000萬部,iPhone Pre-order都200萬部,達到目標唔難。
據講,iPad Mini可能留番下半年出,我相信都會熱賣。短期內,大約六個月左右,蘋果都會賣新產品,繼續有動力增長。至於中長線,要睇喬布斯在世時,唔肯做的決定,蘋果願唔願意做。

秘密武器︰走低檔路線

第一,就是打中低端的市場,出多幾隻不同款的電話。目前看,Tim Cook有可能心動。如果真是這樣做,會同三星有更激烈的競爭。另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中移動(941)。如果蘋果與中移動有合作,甚至是專為中移動出較為低端少少的電話,對蘋果的銷售,會有很大幫助。
Raymond:蘋果的秘密武器是走Low end。Android點解有咁大生存空間,是因為Andriod又有貴機,又有平機。蘋果的毛利率是50%,三星是20、30%。蘋果現時很難有一倍的增長。若果公司肯行Low end,可能是另一回事,雖然毛利率會跌,但可以消滅很多競爭者。當然,要睇蘋果敢唔敢做。
Tony:我就是蘋果的Bull。聽落好似好唔科學。相等於去賭大小,一連開十鋪大,下鋪繼續買大。要相信,是有條路的。
Eddie:在短期之內,絕對睇唔到蘋果點解會爆。蘋果會爆代表美國精神會爆。任何人如果信美國精神,資金是會回流去美國,有乜嘢可能唔買蘋果呢?

頁岩氣篇

Tony: 講吓能源,頁岩氣(Shale Gas)近日好犀利,Raymond話過這是互聯網以來最大件事。
Raymond:Shale Gas及Shale Oil兩樣嘢,可以令美國接近Energy Independent。伯南克見到這樣,有恃無恐。美國不用理中東了,不用買中東油了。因此這是美國一個很大的Game Changer。能源成本下降,等於美國減稅,將會刺激整個美國經濟。一些能源密集的產品,日後在美國的製造成本,分分鐘平過在中國做,兼且佢控制了開採頁岩氣的Fracking技術。
Charles:其實頁岩氣的技術又不是關鍵性的技術,開採頁岩氣其實好像耕田般,不像傳統採氣般,要像掘金般打一支針到地底碰運氣。

美國人更有恃無恐

Eddie:若認真點看全球暖化,今次美國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發展,今次大選就見到,尤其是共和黨那一方,完全是變成不信科學,不信Global Warming同Evolution。
我覺得這是很危險的,盲目地信頁岩氣,雖然它的碳排放可能少一半,不等於地球不是暖化中。以我所知,北極溶得很快,快到300年前很多人想找North West Passage來縮短航道,家原來船可以通過。最恐怖是,大家現在談的不是阻止北極繼續溶,而是在爭航道,甚至爭資源,這是神經及瘋狂的做法。北極已在溶,但大家的着眼點是如何攞多啲油去燒,頁岩氣令美國人有恃無恐。
但現在這種生活方式,能維持幾百至一千年已好好彩,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做法。作為人類的一部份,及買重太陽能的立場,我覺得這是完全要不得的。
Tony:若看好這方面可如何投資?
Raymond:沽空煤或油可能較容易。
Eddie:安東油田(3337)家陣炒緊。我哋都有Position,它有強大的partner(國際油服公司Schlumberger NV,7月時入股安東兩成股權),目前在內地提供技術性服務。

講者介紹

【譚新強Eddie】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曾任職AT&T貝爾實驗室、所羅門兄弟、美林、里昂等機構,被喻為亞洲股本衍生工具先鋒。2005年創辦中環資產,2008和2010年被選為亞洲最佳對冲基金
.擁有多倫多大學電子工程學士和碩士學位,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公共與私營管理碩士學位

【羅霈良Charles】
.海角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集團管理約3億美元資產,旗下長倉絕對回報中國基金,在過去五年表現勝過97%同類型基金。打滾投資界26年,曾任職德盛安聯、研富資產管理(RCM)
.畢業於香港大學,持有港大社會科學(經濟)碩士學位,並擁有CFA資格

【王健漳Raymond】
.捷達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
.為機構和高淨值投資者提供另類投資顧問服務,集團旗下基金管理超過8.5億美元資產
.畢業於劍橋大學,持有工程學位,並為多倫多大學系統控制碩士,擁有CFA資格